分析 Ⅰ.(1)兩種元素不能形成堿,D和E溶于水得到相應的溶液,所以形成的化合物不能是氧化物;
(2)如果E溶液是一種強酸,且只含有2種元素,則E為HCl;
Ⅱ.A、E是空氣中的兩種主要成分,分別為O2、N2中的一種,A與B反應得到C、SiC與D,由元素守恒可知B中至少含有Si、C元素,D與E反應得到J是一種能引起溫室效應的氣體,則J為CO2,C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得到F與I,I與J反應得到兩性化合物K與鈉鹽,則K為Al(OH)3,則B中含有Si、C、Al三種元素,C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新型材料,并且C的原子數、最外層電子數之和與SiC相同,則C為AlN,故A為N2,D為碳,E為O2,F為NH3,I為NaAlO2,由轉化關系可知G為NO,反應③、④、⑤用于工業中生產H,應為氨的催化氧化,工業制硝酸的反應,所以H為HNO3,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Ⅰ(1)A、B、C的三種元素中的任意兩種元素不能形成堿,D和E溶于水得到相應的溶液,所以形成的化合物不能是氧化物,故答案為:③⑤;
(2)如果E溶液是一種強酸,且只含有2種元素,則E為HCl,A可以為Al、B為氯氣、C為氫氣、D為氯化鋁,故答案為:HCl;
Ⅱ(1)A為N2,電子式為,G的化學式為:NO,故答案為:
;NO;
(2)D和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故答案為: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3)反應⑥為二氧化碳與偏鋁酸鈉的反應,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O2+2AlO2-+3H2O=2Al(OH)3↓+CO32-,
故答案為:CO2+2AlO2-+3H2O=2Al(OH)3↓+CO32-;
(4)B中含有Al、Si、C等元素,Si與另外兩種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均為1:4,則B為Al4SiC4,與氮氣反應生成AlN、SiC和C,反應的方程式為:Al4SiC4+2N2$\frac{\underline{\;1500℃\;}}{\;}$4AlN+SiC+3C,
故答案為:Al4SiC4+2N2$\frac{\underline{\;1500℃\;}}{\;}$4AlN+SiC+3C.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無機物的推斷,為高考常見題型,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利用“物質結構特點、性質、J為溫室效應氣體、K為兩性化合物:等B為突破口進行推斷,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水電離的[H+]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 B. | 在35℃時,水電離的[H+]>[OH-] | ||
C. | 水的電離程度:35℃>25℃ | D. | 水電離的[OH-]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含2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1molCl2:2Fe2++Cl2═2Cl-+2Fe3+ | |
B. | 向AlCl3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Al3++4OH-═AlO2-+2H2O | |
C. | 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 |
D. | 鈉與水反應:Na+2H2O═Na++2OH-+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