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2A(l)+B(l)=2C(l)△H1 2A (g)+B(g)=2C(l)△H2 則△H1>△H2 | |
B. | 31g紅磷變成31g白磷要吸收能量,說明紅磷比白磷更穩定 | |
C. | 測定HCl和NaOH的中和熱時,每次實驗均應測量三個溫度,即鹽酸的起始溫度、NaOH的起始溫度和反應結束后穩定的溫度 | |
D. | 在101 kPa時,已知氫氣的燃燒熱為285.8kJ/mol,則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H2(g)+O2(g)═2H2O(g)△H=-571.6 kJ/mol |
分析 A、相同物質,氣體比液態物質所含能量高;
B、物質的能量越低越穩定;
C、據中和熱測定實驗分析;
D、燃燒熱是指生成液態水時放出的熱量.
解答 解:A、相同物質的量的A、B,氣態比液態時能量高,△H=生成物能量和-反應物能量和,生成物能量相同,故A正確;
B、紅磷變成白磷吸收能量,說明白磷能量高,紅磷穩定,故B正確;
C、測反應后的最高溫度,不是反應結束后穩定的溫度,故C錯誤;
D、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H2(g)+O2(g)═2H2O(l)△H=-571.6 kJ/mol,故D錯誤;
故選:AB.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中和熱的測定實驗、物質的能量越低越穩定、燃燒熱、△H的求算,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表面實驗室可用氨水洗滌銀鏡反應后的試管 | |
B. | 實驗可以證明NH3結合Ag+能力比Cl-強 | |
C. | 濁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 | |
D. | 由資料信息科推知:加濃硝酸后生成的沉淀為Ag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 mol•L-1甲酸溶液的pH約為2 | |
B. | 甲酸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 |
C. | 10 mL 1 mol•L-1甲酸恰好與10 mL 1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應 | |
D. | 甲酸溶液的導電性比強酸溶液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D | ||
A | B | C |
E |
A. | 5Z | B. | 5Z+8 | C. | 5Z+10 | D. | 5Z+1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元素 | X | Y | Z | W |
相關信息 | 短周期p區元素,有種單質常作電極材料 | 基態原子2p能級上各軌道中均有電子且電子的自旋方向相同 | 基態原子的核外電子共有17種運動狀態 | 位于第四周期第VA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_{22}^{48}$Ti和${\;}_{22}^{50}$Ti原子中均含有22個中子 | |
B. | ${\;}_{22}^{48}$Ti和${\;}_{22}^{50}$Ti質子數相同 | |
C. | ${\;}_{22}^{48}$Ti和${\;}_{22}^{50}$Ti質量數不同,不能互稱同位素 | |
D. | ${\;}_{22}^{48}$Ti和${\;}_{22}^{50}$Ti化學性質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v(NH3)=0.010mol/(L•s) | B. | v(O2)=0.10mo1/(L•s) | ||
C. | v(NO)=0.10mo1/(L•s) | D. | v(H2O)=0.30mol/(L•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測定一定時間內生成H2的反應速率 | B. | ![]() 提取海帶中的碘 | ||
C. | ![]() 檢驗火柴燃燒產生的SO2 | D. | ![]() 證明非金屬性:Cl>C>S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