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試管A中溫度高、試管B中溫度低,將碳酸氫鈉放在試管低的試管中,如果碳酸氫鈉分解了而碳酸鈉沒有分解,據此可以證明碳酸鈉的穩定性大于碳酸氫鈉;試管A連接的是右邊的小試管,試管B連接的是左邊的小試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對應的物質穩定性小;
(2)根據實驗現象是否有明顯區別進行判斷;
(3)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熱,最后減重b克,發生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結合方程式計算.
解答 解:(1)給碳酸鈉直接加熱,碳酸氫鈉不直接加熱,不直接加熱的碳酸氫鈉能分解而直接加熱的碳酸鈉不分解更能說明碳酸氫鈉不穩定;當右邊試管中的石灰水不變渾濁,而左邊試管中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碳酸鈉比碳酸氫鈉穩定,
故答案為:NaHCO3;右邊試管中的石灰水不變渾濁,而左邊試管中的石灰水變渾濁;
(2)無論碳酸鈉還是碳酸氫鈉都能和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故Ⅰ無法鑒別;而Ⅱ利用等質量的碳酸鈉、碳酸氫鈉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體積不同可以鑒別,Ⅲ可以通過分別加熱碳酸鈉、碳酸鈉,根據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鑒別、Ⅳ根據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鑒別二者,所以能夠達到實驗目的是Ⅱ、Ⅲ、Ⅳ;
故答案為:Ⅱ、Ⅲ、Ⅳ;
(3)加熱過程中碳酸鈉不變,碳酸氫鈉分解,反應的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反應前后固體質量變化為:bg,
則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減少的固體質量△m
168 106 62
m(NaHCO3) bg
m(NaHCO3)=$\frac{168b}{62}$g=$\frac{84b}{31}$g,
則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frac{a-\frac{84b}{31}}{a}×100%$,
故答案為:$\frac{a-\frac{84b}{31}}{a}×100%$.
點評 該題考查碳酸鈉與碳酸氫鈉的性質比較,是高考中的常見題型,屬于中等難度試題的考查.該題基礎性強,側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訓練,旨在考查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應試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物質 | 加入試劑 | 離子方程式 |
NH4Cl(AlCl3)溶液 | ||
NaHCO3(Na2CO3)溶液 | ||
Fe 粉(Al粉) | ||
FeCl3(FeCl2)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裝置①精煉銅,則a極為粗銅,電解質溶液為CuSO4溶液 | |
B. | 用裝置①進行電鍍,鍍件接在b極上 | |
C. | 裝置②的總反應是:Cu+Fe3+═Cu2++Fe | |
D. | 裝置③中的鐵釘幾乎沒被腐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使用容量瓶前檢查它是否漏水 | |
B. | 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再用待配溶液潤洗 | |
C. | 蓋好瓶塞,用食指頂住瓶塞,用另一只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轉和搖動幾次 | |
D. | 容量瓶不能長期存放配制好的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