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1molH2O所含有的原子數為NA | |
B. | 常溫常壓下,11.2LCl2所含的分子數為0.5NA | |
C. | 常溫常壓下,32g O2含有的氧原子數為2NA | |
D. | 1L0.1mol/LNa2SO4溶液中所含的Na+為0.1NA |
分析 A、水為三原子分子;
B、常溫常壓下,氣體摩爾體積大于22.4L/mol;
C、氧氣由氧原子構成;
D、求出硫酸鈉的物質的量,然后根據1mol硫酸鈉中含2mol鈉離子來分析.
解答 解:A、水為三原子分子,故1mol水中含3NA個原子,故A錯誤;
B、常溫常壓下,氣體摩爾體積大于22.4L/mol,故11.2L氯氣的物質的量小于0.5mol,則分子個數小于0.5NA個,故B錯誤;
C、氧氣由氧原子構成,故32g氧氣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為2mol,個數為2NA個,故C正確;
D、溶液中硫酸鈉的物質的量n=CV=0.1mol,而1mol硫酸鈉中含2mol鈉離子,故0.1mol硫酸鈉中含0.2NA個鈉離子,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阿伏伽德羅常數的有關計算,難度不大,應注意掌握公式的運用和物質的結構.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可生成白色沉淀,加稀鹽酸沉淀不消失,則可確定該溶液中一定含有Cl-, | |
B. | 用試管加熱碳酸氫鈉固體時試管口豎直向上 | |
C. | 實驗室需要800mL0.1mol•L-1NaOH溶液,需要稱取4.0gNaOH進行配制 | |
D. | 實驗室中可用堿石灰干燥氯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碳酸鋇與鹽酸反應 2H++BaCO3=Ba2++H2O+CO2↑ | |
B. | 氫氧化鋇溶液與稀硫酸混合 Ba2++SO42-+H++OH-=BaSO4↓+H2O | |
C. | 氯氣通入蒸餾水中 Cl2+H2O=Cl-+ClO-+2 H+ | |
D. | CO2通入過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CO2+Ca(OH)2=CaCO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生成物C、D中有一種為單質,則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 |
B. | 若生成物C和D分別為兩種沉淀,A、B有可能為鹽和堿 | |
C. | 若C、D是鹽和水,則A、B一定是酸和堿 | |
D. | 若C、D是兩種化合物,則A、B一定是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明礬溶于水產生具有吸附性的膠體粒子,可殺菌消毒 | |
B. | 氯水可使有色布條褪色,說明氯氣具有漂白性 | |
C. | 葡萄糖注射液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現象,不屬于膠體 | |
D. | 碳素鋼和光導纖維都屬于新型的無機非金屬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膠體區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原因是具有丁達爾效應 | |
B. | 靜電除塵除去空氣中的飄塵是利用了膠體粒子的帶電性 | |
C. | 從顏色上無法區別FeCl3溶液和Fe(OH)3膠體 | |
D. | 在江河入海處容易形成沙洲與膠體的聚沉無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