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先根據混合物溶于水為澄清溶液排除硝酸鋇;再利用極值法計算出10.6g碳酸氫鈉、碳酸鈉分別于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從而可判斷混合物的組成情況.
解答 解:混有雜質的碳酸鈉加水后溶液澄清,一定不存在Ba(NO3)2;
純凈的碳酸鈉10.6克時,會生成二氧化碳4.4克,純凈的碳酸氫鈉10.6克生成的二氧化碳為:$\frac{10.6g}{84g/mol}$×44g/mol≈5.55g>4.4g,
KCl的不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會導致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偏小;
現在取10.6克樣品,加入足量的鹽酸,收集到4.4gCO2,說明碳酸鈉中的雜質與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與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的情況相同,
則混合液物中一定存在KCl和NaHCO3,
故答案為:KCl和NaHCO3.
點評 本題考查了混合物反應的計算,題目難度中等,明確常見物質的性質及發生反應原理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極值法在化學計算中應用方法,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學計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B. |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 | B. | ①②③ | C. | ①③④ | D. | ①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碳酸鹽 | CaCO3 | SrCO3 | BaCO3 |
熱分解溫度/℃ | 900 | 1172 | 1360 |
陽離子半徑/pm | 99 | 112 | 13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現象 | 原因 |
溶液逐漸變為紅色 | 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使石蕊變色 |
隨后溶液逐漸變為無色 | 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ClO將石蕊氧化為無色物質 |
然后溶液從無色逐漸變為黃綠色 | 繼續通入的氯氣溶于水使溶液呈黃綠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鹵素原子是鹵代烴的官能團.C-X之間的共用電子對偏向鹵原子,形成一個極性較強的共價鍵,分子中C-X鍵易斷裂 | |
B. | 鹵代烴難溶于水,易溶于大多數有機溶劑,常溫下均呈液態,且密度均>1 g/cm3 | |
C. | 強堿的水溶液中均可發生水解反應;在強堿的醇溶液中加熱均可發生消去反應 | |
D. | 鹵素原子的檢驗步驟:①取少量鹵代烴;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熱煮沸;④冷卻;⑤加入硝酸銀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正極電極反應為Zn-2e-═Zn2+ | |
B. | 左邊燒杯中溶液的紅色變淺 | |
C. | Pt電極上有氣泡出現 | |
D. | 該電池的總反應為:3Zn+2Fe3+═3Zn2++2 F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