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Fe原子核外電子數為26,原子形成陽離子先按能層高低失去電子,能層越高的電子越容易失去,同一能層中按能級高低失去電子,能級越高越容易失去;
②因為+3價鐵3d軌道有5個電子,處于半充滿的穩定結構,而+2價鐵3d軌道有6個電子,不是半充滿的穩定結構;
③用K3[Fe(CN)6]檢驗Fe2+離子,反應生成鐵氰化亞鐵藍色沉淀;
(2)配合物Fe(CO)x的中心原子是鐵原子,其價電子數是8,每個配體提供的電子數是2,據此判斷x值;
(3)晶胞中小黑色球數目為8×$\frac{1}{8}$+6×$\frac{1}{2}$=4,大黑色球數目為8,則小黑色球為Fe2+、大黑色球為Br-,以上面面心的Fe2+研究,與之最近的Br-有8個,位于上面所在2個晶胞中;
(4)①該金屬屬于面心立方堆積,以頂點原子研究,與之相鄰的原子位于面心,每個頂點原子為12面共用;
②由均攤法可知,晶胞中金屬原子數目為4,據此計算晶胞質量,該原子半徑為d,面上對角線3個原子相鄰,則晶胞棱長為2d×$\frac{\sqrt{2}}{2}$=$\sqrt{2}$d,進而計算晶胞體積,再根據ρ=$\frac{m}{V}$計算晶體體積.
解答 解:(1)①Fe原子核外有26個電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63d64s2,Fe原子失去4s能級2個電子、3d能級1個電子形成Fe3+,Fe3+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5 ,則M層電子排布式為:3s23p63d5,
故答案為:3s23p63d5;
②因為+3價鐵3d軌道有5個電子,處于半充滿的穩定結構,能量較低,而+2價鐵3d軌道有6個電子,不是半充滿的穩定結構,所以+3價鐵的化合物較+2價鐵的化合物穩定,
故答案為:+3價鐵3d軌道有5個電子,處于半充滿狀態較穩定;
③用K3[Fe(CN)6]檢驗Fe2+離子,反應生成鐵氰化亞鐵藍色沉淀,反應離子方程式為:3Fe2++2[Fe(CN)6]3+=Fe3[Fe(CN)6]2↓,
故答案為:3Fe2++2[Fe(CN)6]3+=Fe3[Fe(CN)6]2↓;
(2)配合物Fe(CO)x的中心原子是鐵原子,其價電子數是8,每個配體提供的電子數是2,則8+2x=18,解得x=5,
故答案為:5;
(3)晶胞中小黑色球數目為8×$\frac{1}{8}$+6×$\frac{1}{2}$=4,大黑色球數目為8,則小黑色球為Fe2+、大黑色球為Br-,以上面面心的Fe2+研究,與之最近的Br-有8個,位于上面所在上、下2個晶胞中,8個Br-離子為頂點構成的幾何體是立方體,
故答案為:立方體;
①該金屬屬于面心立方堆積,以頂點原子研究,與之相鄰的原子位于面心,每個頂點原子為12面共用,故金屬原子的配位數為12,
故答案為:12;
②由金屬晶胞結構可知,晶胞中金屬原子數目為8×$\frac{1}{8}$+6×$\frac{1}{2}$=4,晶胞質量為4×$\frac{M}{{N}_{A}}$,該原子半徑為d,面上對角線3個原子相鄰,則晶胞棱長為4d×$\frac{\sqrt{2}}{2}$=2$\sqrt{2}$d,故晶胞體積(2$\sqrt{2}$d)3,則該晶體的密度為 4×$\frac{M}{{N}_{A}}$÷(2$\sqrt{2}$d)3=$\frac{\sqrt{2}M}{8p9vv5xb5^{3}{N}_{A}}$,
故答案為:$\frac{\sqrt{2}M}{8p9vv5xb5^{3}{N}_{A}}$.
點評 本題是對物質結構的考查,涉及核外電子排布、配合物、晶胞結構與計算、亞鐵離子檢驗等,(1)中亞鐵離子檢驗為易錯點,只在電化學防護科學探究中出現,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電解水若生成33.6L(標準狀況)氣體時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數目為2NA | |
B. | 5NH4NO3=2HNO3+4N2↑+9H2O反應中,生成56gN2時,轉移電子數目為7.5NA | |
C. | 用2mL5mol/L的FeCl3溶液制成的氫氧化鐵膠體中所含膠粒數為0.01NA | |
D. | 56g鐵片投入足量濃H2SO4中生成NA個SO2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電池為生物質能的利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 | |
B. | 該離子交換膜為質子交換膜 | |
C. | 電源負極周圍溶液的pH值升高 | |
D. | 碎木屑發生氧化反應:(C6H10O5)n+7nH2O-24ne-=6nCO2↑+24n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目的 | 操作 |
A | 從溴水中提取單質溴 | 先用CCl4 萃取分液后,再蒸餾 |
B | 證明 Mg(OH)2沉淀可以轉化為Fe(OH)3沉淀 | 向2mL1mol•L-1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1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1FeCl3 溶液 |
C | 驗證蔗糖是否水解生成葡萄糖 |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熱,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調至堿性,然后加銀氨溶液水浴加熱 |
D | 證明堿的非金屬性強于硅 | 向NaSiO3溶液中通入適量CO2 氣體,有白色膠狀沉淀生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H3CH2CH2CH3 | B. | CH3-CH=CHCH3 | C. | HC≡C-CH2 | D. | CH3-C≡C-C≡C-C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