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編號 | c(HA)/mol•L-1 | c(NaOH)/mol•L-1 | 反應后溶液pH |
甲 | 0.1 | 0.1 | 9 |
乙 | c1 | 0.2 | 7 |
A. | 甲:反應后溶液中 c(Na+)>c(A-)>c(OH-)>c(H+) | |
B. | 乙:反應后溶液中 c(Na+)=c(HA)+c(A-) | |
C. | 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H+)=1×10-9 mol•L-1 | |
D. | 乙中c1一定大于0.2 mol•L-1 |
分析 A.HA與NaOH等物質的量反應生成NaA,溶液顯堿性,說明NaA為強堿弱酸鹽;
B.根據電荷守恒分析;
C.NaA溶液中氫離子全部由水電離;
D.HA與NaOH等物質的量反應生成NaA,溶液顯堿性,若溶液顯中性,則NaOH的物質的量要減少.
解答 解:A.HA與NaOH等物質的量反應生成NaA,溶液顯堿性,說明NaA為強堿弱酸鹽,則A-發生水解濃度會減小,所以c(Na+)>c(A-),則甲:反應后溶液中 c(Na+)>c(A-)>c(OH-)>c(H+),故A正確;
B.乙:反應后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即 c(Na+)+c(H+)=c(OH-)+c(A-),溶液顯中性,則c(H+)=c(OH-),所以c(Na+)=c(A-),故B錯誤;
C.甲中HA與NaOH等物質的量反應生成NaA,NaA溶液中氫離子全部由水電離,則溶液中由水電離產生的c(H+)=1×10-9 mol•L-1,故C正確;
D.HA與NaOH等物質的量反應生成NaA,溶液顯堿性,若溶液顯中性,則NaOH的物質的量要減少,所以HA的濃度大于NaOH的濃度,即乙中c1一定大于0.2 mol•L-1,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了鹽類水解、溶液中氫離子的計算、電荷守恒等知識,有一定的綜合性,題目難度中等,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查.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餾水 | |
B. | 定容時觀察液面俯視 | |
C. | 滴管加水時,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 | |
D. | 溶液從燒杯轉移到容量瓶中后沒有洗滌燒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等體積等濃度的HA和HB溶液中滴加等濃度的NaOH溶液,至至溶液呈中性,HB消耗的NaOH多 | |
B. | 加水稀釋HB酸溶液,則c(H+)/c(HB)減小 | |
C. | 常溫下,用pH=a的V1L HA酸與pH=b的V2L NaOH溶液混合,若a+b=14,則反應后溶液呈中性 | |
D. | 若向等體積等pH的HB和HA酸溶液加入足量鋅粉,均反應生成H2,最終HB生成的H2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恒溫恒容:操作1:加1 mol N2+3 molH2,操作2:加2 mol NH3 | |
B. | 恒溫恒壓:操作1:加1 mol N2+3 molH2,操作2:加2 mol NH3 | |
C. | 恒溫恒容:操作1:加1 mol N2+3 molH2,操作2:加3 mol NH3 | |
D. | 恒溫恒壓:操作1:加1 mol N2+3 molH2,操作2:加3 mol N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