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Al(OH)3 |
開始沉淀 | 2.3 | 7.5 | 3.4 |
完全沉淀 | 3.2 | 9.7 | 4.4 |
分析 廢鐵屑中含少量氧化鋁、氧化鐵等,將過量廢鐵屑加入稀硫酸中,發生反應 Fe+H2SO4=FeSO4+H2↑、Al2O3+3H2SO4=Al2(SO4)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Fe2(SO4)3+Fe=3FeSO4,然后反應I中加入NaHCO3并攪拌,調節溶液的pH,發生反應Al3++3HCO3-=Al(OH)3↓+3CO2↑,所以濾渣中成分是Al(OH)3,過濾得到硫酸亞鐵,向硫酸亞鐵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和NaNO2,酸性條件下,NaNO2和FeSO4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鐵離子、NO,將溶液蒸發濃縮、過濾得到堿式硫酸鐵,
(1)①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調節pH,除去鋁離子,根據氫氧化物沉淀需要的pH判斷;
②碳酸氫根離子和鋁離子發生雙水解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二氧化碳;
(2)依據流程分析判斷,反應Ⅱ是氧化亞鐵離子便于鐵離子沉淀分離,流程產物分析可知O2與NaNO2在反應中做氧化劑;依據電子守恒計算;
(3)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判斷離子方程式;Fe(OH)2+水解顯酸性,據電荷守恒可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4)石墨電極Ⅰ是原電池的負極,一氧化碳失去電子生成二氧化碳,濾液碳酸根離子配平電荷守恒;電解池中鐵做陽極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失電子生成Na2FeO4 ;
解答 解:(1)①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調節pH,根據氫氧化物沉淀需要的pH知,在pH在4.4-7.5之間將鋁離子轉化為Al(OH)3沉淀,而亞鐵離子不能生成沉淀,
故答案為:4.4-7.5;
②可能發生的離子方程式Al3++3HCO3-=Al(OH)3↓+3CO2↑,
故答案為:Al3++3HCO3-=Al(OH)3↓+3CO2↑;
(2)酸性條件下,亞硝酸鈉具有氧化性,能將亞鐵離子氧化為鐵離子,自身被還原生成NO,所以反應Ⅱ中加入NaNO2的目的是氧化Fe2+,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H++Fe2++NO2-=Fe3++NO↑+H2O,氧氣的作用與亞硝酸鈉相同,1mol氧氣得4mol電子,1mol亞硝酸根離子的1mol電子,有$\frac{11.2L}{22.4L/mol}$=0.5mol氧氣反應轉移2mol電子,相對于2mol亞硝酸鈉反應,
故答案為:氧化劑;2mol;
(3)堿式硫酸鐵溶于水后產生的Fe(OH)2+離子,Fe(OH)2+可部分水解生成Fe2(OH)42+聚合離子,該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Fe(OH)2++2H2O?Fe2(OH)42++2H+,
故答案為:2Fe(OH)2++2H2O?Fe2(OH)42++2H+;
(4)現以CO、O2、熔融鹽Na2CO3組成的燃料電池,采用電解法制備高鐵酸鹽Na2FeO4的裝置如圖所示,其中Y為CO2,
石墨電極Ⅰ是原電池的負極,一氧化碳失去電子生成二氧化碳,濾液碳酸根離子配平電荷守恒,CO+CO32--2e-=2CO2,
電解池中鐵做陽極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失電子生成Na2FeO4 ,Fe-6e-+8OH-=FeO42-+4H2O,
故答案為:CO+CO32--2e-=2CO2;Fe-6e-+8OH-=FeO42-+4H2O;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分離和提純、原電池、電解池原理,側重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及利用信息能力、分析能力、實驗操作能力,注意題給信息的靈活運用,知道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及現象,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11.2L的水中水分子數為0.5NA | |
B. | 通常狀況下,0.5NA個氮分子占有的體積為11.2L | |
C. | 1molH2和O2的混合氣體中含2NA個分子 | |
D. | 0.1mol的OH-中含有的電子數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物質 | SiC14 | A1C13 | FeC13 |
沸點/℃ | 57.7 | - | 315 |
熔點/℃ | -70.0 | - | - |
升華溫度/℃ | - | 180 | 3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正反應為放熱反應,L為氣體 | B. | 正反應為吸熱反應,L為氣體 | ||
C. | 正反應為吸熱反應,L為固體或液體 | D. | 正反應為放熱反應,L為固體或液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圖Ⅰ可知,加入適當的催化劑,E和△H都減小 | |
B. | 圖Ⅱ中0~10 min內該反應的平均速率v(Y2)=0.045 mol•L-1•min-1,從11 min起其他條件不變,壓縮容器的體積為1 L,則n(X2)的變化曲線為d | |
C. | 圖Ⅲ中a、b、c三點所處的平衡狀態中,反應物X2的轉化率最高的是b點 | |
D. | 圖Ⅲ中T1和T2表示溫度,對應溫度下的平衡常數為K1、K2,則T1<T2,K1<K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