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通入的氣體:A是CO2,B是NH3 | |
B. | NaHCO3溶解度比NaCl、Na2CO3、NH4HCO3和NH4Cl的溶解度都小 | |
C. | 步驟(3)的操作為過濾,濾液可作化學肥料 | |
D. | 步驟(4)中,將晶體加熱分解可以得到純堿 |
分析 依據侯德榜制堿的原理:向氨化的飽和食鹽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氣體析出碳酸氫鈉,利用CO2+NH3+HO2+NaCl═NaHCO3↓+NH4Cl的反應原理可制備碳酸氫鈉,加熱分解碳酸氫鈉來制備碳酸鈉;
A、氨氣極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為增大氣體吸收先通入足量氣體為氨氣;
B、碳酸氫鈉溶解度小,在氨化的飽和食鹽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生成碳酸氫鈉晶體析出;
C、固體和液體的分離方法為過濾,濾液中為氯化銨溶液;
D、步驟4是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 解:A、氨氣極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為增大氣體吸收先通入足量氣體為氨氣,通入的氣體:AB是A是NH3,B為CO2,故A錯誤;
B、碳酸氫鈉溶解度小,在氨化的飽和食鹽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生成碳酸氫鈉晶體析出,NaHCO3溶解度比NaCl、Na2CO3、NH4HCO3和NH4Cl的溶解度都小,故B正確;
C、固體和液體的分離方法為過濾,濾液中為氯化銨溶液,步驟(3)的操作為過濾,濾液可作化學肥料,故C正確;
D、步驟4是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將晶體加熱分解可以得到純堿,故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純堿的工業制備方法和流程分析,掌握物質性質和制備方法是解題關鍵,掌握基礎是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目的 | |
A | C2H4與SO2混合氣體通過盛有溴水的洗氣瓶 | 除去C2H4中的SO2 |
B | 制乙炔時用飽和食鹽水代替水 | 減慢化學反應速率 |
C | 淀粉溶液水解后冷卻至室溫,加碘水觀察現象 | 檢驗淀粉是否完全水解 |
D | 將溴乙烷與氫氧化鈉水溶液共熱一段時間,再向冷卻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 | 檢驗溴乙烷中的溴原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⑤ | B. | ②③⑤ | C. | ②④⑤ | D. | 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Z是酸性氧化物 | B. | Z的水化物是堿 | ||
C. | Z的化學式為X2Y | D. | Z的水化物的酸性強于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容器內氣體顏色變深 | B. | 容器內NO2分子數減少 | ||
C. | 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增大 | D. | NO2的物質的量分數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組 | 溫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達到平衡所 需時間/min | ||
CO | H2O | H2 | CO2 | |||
I | 650 | 4 | 2 | 1.6 | 1.6 | 5 |
Ⅱ | 900 | 2 | 1 | 0.5 | 0.5 | 3 |
Ⅲ | 900 | a | b | c | d | t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氧化劑只有CuSO4 | |
B. | FeS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 |
C. | 被氧化的硫和被還原的硫的質量比為3:7 | |
D. | 1molCuSO4可氧化$\frac{5}{7}$mol的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