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臭氧空洞 | B. | 酸雨 | C. | 光化學煙霧 | D. | 溫室效應 |
分析 A.臭氧空洞的形成是氟氯烴或氮氧化物在大氣中泄漏與臭氧(O3)發生一系列連鎖反應所致;
B.酸雨是大量排放SO2及氮氧化物所致;
C.光化學煙霧是大量排放氮氧化物所致;
D.溫室效應則是大氣中CO2含量(或CH4含量)偏高所致.
解答 解:A.臭氧空洞的形成是氟氯烴或氮氧化物在大氣中泄漏與臭氧(O3)發生一系列連鎖反應所致,與排放氮氧化物有關,故A正確;
B.酸雨是大量排放SO2及氮氧化物所致,與排放氮氧化物有關,故B正確;
C.光化學煙霧與排放氮氧化物有關,故C正確;
D.溫室效應則是大氣中CO2含量(或CH4含量)偏高所致,與排放氮氧化物無關,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生活環境的污染原因,明確物質的性質及對環境的影響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14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VIA族,屬于金屬元素 | |
B. | 晶體硅熔點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光導纖維 | |
C. | 光束通過下列分散系①有塵埃的空氣②膽礬溶液③墨水④稀豆漿時,均產生丁達爾效應 | |
D. | 為了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而得到較純凈的MgCl2溶液,可在加熱攪拌的條件下加入MgCO3,過濾后,再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的鹽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mol/L | B. | 0.1mol/L | C. | 4mol/L | D. | 0.4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l2(SO4)3與NaOH | B. | NaHSO4與Ba(OH)2 | C. | Na2CO3與HCl | D. | NaAlO2與H2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可以用堿石灰來干燥SO2氣體 | |
B. | 通入BaCl2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 | |
C. | 因為SO2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紅溶液、溴水褪色 | |
D. | 將SO2氣體通入裝有品紅溶液的試管里,紅色逐漸褪去,給試管加熱恢復紅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