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在涂料中盡量用液態有機物代替水作溶劑,以減少環境污染 | |
B. | 向煤中加入適量石灰石,在煤燃燒時SO2最終生成CaSO4,可減少對大氣的污染 | |
C. | “海水淡化”可以解決“淡水供應危機”,加入明礬可以使海水淡化 | |
D. | 食物溶于水后的溶液 pH<7,則該食物為成酸性食物 |
分析 A.根據液態有機物對人體有害,污染環境;
B.石灰石與煤燃燒時產生的SO2及空氣中的O2反應;
C.明礬不能淡化海水;
D.食物的酸堿性與化學上所指的溶液的酸堿性是不同的概念,它是指食物成酸性或成堿性,是按食物在體內代謝最終產物的性質來分類的.
解答 解:A.液態有機物對人體有害,污染環境,所以在涂料中少用液態有機物代替水作溶劑,故A錯誤;
B.向煤中加入適量石灰石.石灰石與煤燃燒時產生的SO2及空氣中的O2反應,生成CaSO4和CO2,故B正確;
C.明礬可水解生成氫氧化鋁膠體,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懸浮物而凈化水,但不能使海水淡化,故C錯誤;
D.食物的酸堿性與化學上所指的溶液的酸堿性是不同的概念,它是指食物成酸性或成堿性,是按食物在體內代謝最終產物的性質來分類的,物的酸堿性與溶于水后的溶液PH無關,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環境問題以及食物的酸堿性判斷,難度不大,應注意食物的酸堿性是根據食物在體內代謝最終產物的性質來分類的,不是根據口感來進行分類的.
并非在味覺上具有酸性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檸檬酸雖然很酸,在體內氧化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剩下堿性的鉀鹽,因此屬于堿性食物.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質子數為17、中子數為20的氯原子${\;}_{17}^{20}$Cl | |
B. | 氯離子(Cl-)的結構示意圖:![]() | |
C. | 氯分子的電子式:![]() | |
D. | 氯乙烯分子的結構簡式:H3C-CH2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操作或事實 | 實驗目的或結論 |
A | 淡黃色試液$\stackrel{NaOH溶液}{→}$紅褐色沉淀 | 說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所有FeCl3 |
B | CaO$\stackrel{H_{2}O}{→}$Ca(OH)2$\stackrel{Na_{2}CO_{3}}{→}$NaOH | 用生石灰制備NaOH溶液 |
C | 新收集的酸雨$\stackrel{Ba(NO_{3})_{2}溶液}{→}$白色沉淀 | 酸雨中一定含有SO42- |
D | H3PO3+2NaOH(足量)-Na2HPO3+2H2O | H3PO3屬于三元酸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上述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或HCl溶液時,溶液的pH有可能不會發生顯著變化 | |
B. | 溶液中四種離子之間有可能滿足:c(Na+)>c(CH3COO-)>c(OH-)>c(H+) | |
C. | 當溶液中溶質為CH3COONa和NaOH時,則一定有c(Na+)>c(OH-)>c(CH3COO-)>c(H+) | |
D. | 當四種離子之間能滿足c(CH3COO-)>c(Na+)>c(H+)>c(OH)時,則溶液中溶質一定是CH3COONa和CH3CO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苯與氯氣在光照下反應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 |
B. | 用乙醇和濃硫酸制備乙烯時,可用水浴加熱控制反應的溫度 | |
C. | 1 mol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 | |
D. | 實驗室中提純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過濾后再蒸餾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