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硅酸鹽由鹽的書寫改寫為氧化物的形式即改寫的一般方法歸納為:堿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水(xMO•nSiO2•mH2O).注意:①氧化物之間以“•”隔開;②系數配置出現的分數應化為整數.如:正長石KAlSi3O8不能改寫成K2O•Al2O3•3SiO2,應改寫成K2O•Al2O3•6SiO2.③金屬氧化物在前(活潑金屬氧化物→較活潑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在后,若同一元素有變價,那么低價在前,高價在后,H2O一般寫在最后;
(2)準確稱取15.050g樣品進行灼燒至恒重,生成CO20.560L(已換算成標準狀況下).分析測得殘留物中MgO為6.000g,Al2O3為2.550g,計算氧化鎂、氧化鋁、二氧化碳、水的物質的量,計算氧化物物質的量之比得到化學式;
(3)該鎂鋁堿式碳酸鹽可以由MgCl2、NaAlO2、NaOH和Na2CO3反應制備,結合原子守恒配平書寫化學方程式;
解答 解:(1)硅酸鹽由鹽的書寫改寫為氧化物的形式即改寫的一般方法歸納為:堿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水(xMO•nSiO2•mH2O),
MgaAlb(OH)c(CO3)d•xH2O寫出氧化物形式為:aMgO•$\frac{b}{2}$Al2O3•dCO2•$\frac{c+2x}{2}$H2O或2aMgO•bAl2O3•2dCO2•(c+2x)H2O,
故答案為:aMgO•$\frac{b}{2}$Al2O3•dCO2•$\frac{c+2x}{2}$H2O或2aMgO•bAl2O3•2dCO2•(c+2x)H2O;
(2)準確稱取15.050g樣品進行灼燒至恒重,生成CO20.560L(已換算成標準狀況下).分析測得殘留物中MgO為6.000g,Al2O3為2.550g,
n(CO2)=$\frac{0.560L}{22.4L/mol}$=0.025mol,
n(MgO)=$\frac{6.000g}{40g/mol}$=0.150mol,
n(Al2O3)=$\frac{2.550g}{102g/mol}$=0.025mol,
m(H2O)=5.4g,n(H2O)=$\frac{5.4g}{18g/mol}$=0.3mol,n(MgO):n(Al2O3):n(CO2):n(H2O)=6:1:1:12,
該鎂鋁堿式碳酸鹽的化學式為:Mg6Al2(OH)16CO3•4H2O或6MgO•Al2O3•CO2•12H2O,
故答案為:n(CO2)=$\frac{0.560L}{22.4L/mol}$=0.025mol,
n(MgO)=$\frac{6.000g}{40g/mol}$=0.150mol,
n(Al2O3)=$\frac{2.550g}{102g/mol}$=0.025mol,
m(H2O)=5.4g,n(H2O)=$\frac{5.4g}{18g/mol}$=0.3mol,n(MgO):n(Al2O3):n(CO2):n(H2O)=6:1:1:12,
該鎂鋁堿式碳酸鹽的化學式為:Mg6Al2(OH)16CO3•4H2O或6MgO•Al2O3•CO2•12H2O;
(3)該鎂鋁堿式碳酸鹽可以由MgCl2、NaAlO2、NaOH和Na2CO3反應制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6MgCl2+2NaAlO2+8NaOH+Na2CO3+8H2O=Mg6Al2(OH)16CO3•4H2O↓+12NaCl,
故答案為:6MgCl2+2NaAlO2+8NaOH+Na2CO3+8H2O=Mg6Al2(OH)16CO3•4H2O↓+12NaCl;
點評 本題考查硅酸鹽改寫為氧化物的形式的方法、化學式的計算分析、化學方程式書寫,題目難度中等,注意硅酸鹽改寫為氧化物的一般方法為:堿性氧化物、兩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水(xMO•nSiO2•mH2O).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中,乙烯的用量不會影響該反應的反應焓變△H | |
B. | 0.5 mol H2O(l) 完全反應放出的熱量為22.9 kJ | |
C. | 1 mol C2H5OH(g)具有的能量大于1 mol C2H4(g)和1 mol H2O (g)所具有的能量和 | |
D. | 1 mol C2H4(g)和1 mol H2O (g)中化學鍵的總鍵能大于1 mol C2H5OH(g)中化學鍵的總鍵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則H2燃燒熱為241.8 kJ•mol-1 | |
B. | 從C(石墨,s)═C(金剛石,s)△H=+1.9 kJ/mol,可知:金剛石比石墨更穩定 | |
C. | 等質量的硫蒸氣和硫固體分別完全燃燒,后者放出熱量更多 | |
D. |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的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氫氧化鐵、硝酸、燒堿、氯化鈉 | B. | 干冰、碳酸、純堿、硫酸鉀 | ||
C. | 水、硫酸、熟石灰、氯化鉀 | D. | 氨水、醋酸、氫氧化鐵、食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_{53}^{131}{I}$的原子核內中子數多于質子數 | |
B. | ${\;}_{53}^{131}{I}$的原子序數為131 | |
C. | ${\;}_{53}^{131}{I}$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78 | |
D. | ${\;}_{53}^{131}{I}$的化學性質與${\;}_{53}^{127}{I}$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 1 mol CuFeS2 生成 1mol Cu,共消耗 2.75 molO2 | |
B. | 該冶煉方法中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SO2,可回收用于制備硫酸 | |
C. | 在反應③中,Cu2S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 |
D. | 在反應①中,SO2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