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步驟、預期現象 | 結論 |
①向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操作振蕩、靜置, 現象CCl4層呈橙紅色,水層呈無色 | 假設1正確 |
②向溶液中另入KSCN溶液, 現象溶液變為紅色 | 假設2正確 |
分析 Ⅰ.(1)依據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一般步驟選擇需要儀器;
(2)a依據m=CVM計算需要溶質的質量;
b容量瓶為精密儀器不能用來溶解固體;
c為將所有溶質全部轉移的容量瓶,應進行洗滌操作;
d容量瓶不能夠用來長期盛放溶液;
e定容時,仰視容量瓶刻度線導致溶液體積偏大,依據c=$\frac{n}{V}$判斷誤差;
Ⅱ.(3)假設1:Br-被C1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通過溶液中加入適量四氯化碳,萃取出溴單質從而使CCl4層呈橙紅色來證明有溴單質生成;假設2:Fe2+被C12氧化成Fe3+,向該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為紅色證明有三價鐵生成;
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密度大與水,與水互不相溶,據此選擇分離方法;
(4)50mL上述FeBr2溶液含有溴化亞鐵物質的量n=0.1mol/L×0.05L=0.005mol;
標準狀況下112mL Cl2物質的量n=$\frac{0.112L}{22.4L/mol}$=0.005mol;
還原性Fe2+>Br-,二者以1:1反應,由電子守恒可知,亞鐵離子全部被氧化,溴離子一半被氧化;
解答 解:Ⅰ.(1)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一般步驟:計算、稱量、溶解、移液、洗滌、定容,用到的儀器: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容量瓶、膠頭滴管,配制90mL 0.10mol•L-1FeBr2溶液,應選擇100mL容量瓶,所以還缺少的儀器:玻璃棒、100mL容量瓶;
故答案為:玻璃棒、100mL容量瓶;
(2)a需要90mL 0.10mol•L-1FeBr2溶液,需要溶質的質量=0.1mol/L×0.1L×216g/mol=2.16g,故a錯誤;
b容量瓶為精密儀器不能用來溶解固體,應該在燒杯中應大于30mL蒸餾水溶解,故b錯誤;
c為將所有溶質全部轉移的容量瓶,應進行洗滌操作,并將洗滌液轉移至容量瓶中,故c正確;
d容量瓶不能夠用來長期盛放溶液,應轉移到試劑瓶中盛放,故d錯誤;
e定容時,仰視容量瓶刻度線導致溶液體積偏大,依據c=$\frac{n}{V}$可知溶液濃度偏低,故e錯誤;
故選:abde;
Ⅱ.(3)假設1:Br-被C1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通過溶液中加入適量四氯化碳,萃取出溴單質從而使CCl4層呈橙紅色來證明有溴單質生成;假設2:Fe2+被C12氧化成Fe3+,向該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為紅色證明有三價鐵生成;
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密度大與水,與水互不相溶,溶液分層,可以選擇萃取分液法分離;
故答案為:
①振蕩、靜置, CCl4層呈橙紅色,水層呈無色 | |
②KSCN溶液, 溶液變為紅色 |
點評 本題為綜合題,考查了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及氧化還原反應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判斷,明確配制原理及操作步驟,熟悉物質的性質及氧化還原反應規律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v(正)增大,v(逆)減小 | B. | v(正)減小,v(逆)增大 | ||
C. | v(正)、v(逆)不同程度增大 | D. | v(正)、v(逆)同等程度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保持活塞位置不變,降低溫度,達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的體積分數均增大 | |
B. | 保持溫度和活塞位置不變,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和2 mol B,達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濃度是乙中C的濃度的2倍 | |
C. | 保持溫度和乙中的壓強不變,t2時分別向甲、乙中加入等質量的氦氣后,甲、乙中反應速率變化情況分別如圖2和圖3所示(t1前的反應速率變化已省略) | |
D. | 保持溫度不變,移動活塞P,使乙的容積和甲相等,達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體積分數是甲中C的體積分數的2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O(g) 與Na2O2(s)反應放出509kJ熱量時,電子轉移數為6.02×1023 | |
B. | ![]() 圖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應過程和能量關系 | |
C. | 2Na2O2(s)+2CO2(s)═2Na2CO3(s)+O2(g)△H>-452kJ/mol | |
D. | CO的燃燒熱為283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