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 α | y |
1 | 0.25 | 16.67% |
2 | 0.45 | |
3 | 0.56 | 19.35% |
分析 (1)△H=反應物的鍵能總和-生成物的鍵能總和;
(2)A.增加排氣管長度,增大了相當于增大了固體的接觸面積,加快了化學反應速率,對平衡無影響;
B.增大尾氣排放口,對反應速率和平衡不產生影響;
C.升高排氣管溫度,溫度升高,平衡左移,不利于NOx轉化;
D.添加合適的催化劑,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對平衡無影響;
(3)①設出達到平衡時甲醇的物質的量,然后根據達到平衡時甲醇的百分含量計算出達到平衡時各組分的物質的量及濃度,最后帶人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計算出該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
②i.設H2和CO起始物質的量之比為m,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α,平衡混合物中甲醇的體積分數為y,
CO (g)+2H2(g)?CH3OH(g)
起始量(mol) 1 m 0
變化量(mol) α 2α α
平衡量(mol) 1-α m-2α α
則m、α、y三者的關系式為y=$\frac{α}{1-α+m-2α+α}$=$\frac{α}{1+m-2α}$
ii.根據表中提供的數據,可得出反應物的比例對CO轉化率以及平衡混合物中甲醇的體積分數影響的結論.選擇最佳反應物配比;
(4)①根據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進行判斷滿足“平衡一定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選項;
②根據乙醇和二甲醚中結構簡式不同,發生反應時斷裂的化學鍵不同,反應放出的能量不會相同,據此進行判斷;
③燃燒熱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定氧化物時放出的熱量;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燒生成CO2和液態水時放熱23kJ,32g甲醇燃燒生成CO2和液態水時放熱23kJ×32=736kJ,1mol甲醇質量為32克,所以完全燃燒1mol甲醇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態水放熱736KJ,根據燃燒熱的概念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 解:(1)設NO中氮氧鍵的鍵能為x,△H=反應物的鍵能總和-生成物的鍵能總和=(946+498)kJ•mol-1-2×x=180kJ•mol-1,解得x=632 kJ•mol-1,
故答案為:632;
(2)xC(s)+2NOx(g)?N2(g)+xCO2 (g)△H=-b kJ•mol-1.此反應為放熱反應,
A.增加排氣管長度,增大了相當于增大了固體的接觸面積,加快了化學反應速率,故A正確;
B.增大尾氣排放口,對反應速率和平衡不產生影響,故B錯誤;
C.升高排氣管溫度,溫度升高,平衡左移,不利于NOx轉化,故C錯誤;
D.添加合適的催化劑,加快化學反應速率,故D正確;
故答案為:AD;
(3)按反應a充分反應達到平衡后,設n(CH3OH)=xmol,則:
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量(mol) 4 12 0 0
變化量(mol) x 3x x x
平衡量(mol) 4-x 12-3x x x
達到平衡時甲醇的含量為:$\frac{x}{4-x+12-3x+x+x}$×100%=30%,
解得:x=3,達到平衡時各組分的濃度為:c(CO2)=$\frac{4-3}{2}$mol/L=0.5mol/L,c(H2)=$\frac{12-9}{2}$mol/L=1.5mol/L,c(CH3OH)=c(H2O)=$\frac{3mol}{2L}$=1.5mol/L,
則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為: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frac{1.5×1.5}{0.5×1.{5}^{3}}$=$\frac{4}{3}$≈1.33,
故答案為:1.33;
②(i)設H2和CO起始物質的量之比為m,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α,平衡混合物中甲醇的體積分數為y,
CO (g)+2H2(g)?CH3OH(g)
起始量(mol) 1 m 0
變化量(mol) α 2α α
平衡量(mol) 1-α m-2α α
則m、α、y三者的關系式為y=$\frac{α}{1-α+m-2α+α}$=$\frac{α}{1+m-2α}$
m=2,α=0.45,解得y=$\frac{0.45}{1+2-2×0.45}$×100%=21.43%,
故答案為:21.43%;
(ii)根據表中提供的數據,可得出反應物的比例對CO轉化率以及平衡混合物中甲醇的體積分數影響的結論.選擇最佳反應物配比,m=2,α=0.45時甲醇體積分數最大,由表中數據可知,m越大,α越大; 開始時m增大,y也隨著增大,當m>2時,m增大,y減小,當m=2時,y最大,
故答案為:2;0.45; 由表中數據可知,m越大,α越大; 開始時m增大,y也隨著增大,當m>2時,m增大,y減小,當m=2時,y最大;
(4)①A.逆反應速率先增大后減小,可以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平衡向著逆向移動,滿足了逆反應速率先增大后逐漸減小,故A錯誤;
B.通入一定量的He,體系壓強增大,氣體分液不變,平衡不變,故B錯誤;
C.反應物的體積百分含量減小,如減少反應物濃度,平衡會向著逆向移動,故C錯誤;
D.化學平衡常數K值增大,說明生成物的濃度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減小,平衡一定向著正向移動,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②化學反應實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放出的能量與舊鍵斷裂吸收的能量和新鍵的生成放出的能量有關,而二甲醚和乙醇分子中化學鍵類型不同,所以反應過程中放出的能量不同,所以AC正確,
故答案為:AC;
③1mol甲醇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態水放熱725.8KJ,燃燒熱熱化學方程式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736kJ•mol-1,
故答案為:CH3OH(g)+$\frac{3}{2}$O2(g)═CO2(g)+2H2O(l)△H=-736 kJ/mol.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平衡的調控作用、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化學平衡常數的計算、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等知識,題目難度中等,考查的知識點較大,充分考查了學生對化學平衡,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學計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化學鍵 | C-H | C-C | C═C | H-H |
鍵能/kJ•mol-1 | 412 | 348 | x | 436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化學鍵 | Si-Si | O=O | Si-O |
鍵能/kJ•mol-1 | a | b | 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反應時間/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壓強/MPa | 16.80 | 14.78 | 13.86 | 13.27 | 12.85 | 12.60 | 12.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有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反應放出的熱量為92.4 kJ | |
B. | 有無催化劑該反應放出的熱量都為92.4 kJ | |
C. | 若再充入1 mol H2,到達平衡時放出的熱量應為92.4 kJ | |
D. | 反應放出的熱量始終小于92.4 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初始pH | pH=2.5 | pH=4.5 |
NO3-的去除率 | 接近100% | <50% |
24小時pH | 接近中性 | 接近中性 |
鐵的最終物質形態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H3的電子式:![]() | |
B. | CS2分子的球棍模型:![]() | |
C. | 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 |
D. | Mg5(Si4O10)2(OH)2•4H2O的氧化物形式:5MgO•8SiO2•5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