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重結晶法可除去KNO3晶體中混有少量NaCl晶體 | |
B. | 實驗室制取乙酸丁酯時用水浴加熱 | |
C. | 在硫酸鋇懸濁液中加入足量飽和碳酸鈉溶液可將其轉化為碳酸鋇 | |
D. | 二氧化硫分別通入到硫化鈉和硝酸鋇溶液中產生沉淀可證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還原性 |
分析 A.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利用降溫結晶方法可以提純氯化鈉;
B.水浴加熱的溫度不可能超過100℃,不利于乙酸丁酯的制取;
C.c(Ba2+)c(CO32-)>Ksp(BaCO3),有沉淀生成;
D.二氧化硫和硫化鈉反應生成S單質,二氧化硫體現氧化性;二氧化硫被硝酸鋇氧化生成硫酸鋇,二氧化硫體現還原性.
解答 解:A.用重結晶法除去硝酸鉀中混有的氯化鈉,是因為硝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很明顯,而氯化鈉基本不變,當溫度降低時,硝酸鉀溶解度迅速減小,氯化鈉基本不變,所以降低溫度時,硝酸鉀迅速析出,氯化鈉不析出,這并非由于硝酸鉀的溶解度大造成的,故A正確;
B.水浴加熱的溫度不可能超過100℃,不利于乙酸丁酯的制取,制取乙酸丁酯是直接加熱,故B錯誤;
C.常溫下,向飽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c(Ba2+)c(CO32-)>Ksp(BaCO3),有沉淀生成,故C正確;
D.二氧化硫和硫化鈉反應生成S單質,二氧化硫中S元素得電子作氧化劑,體現氧化性;二氧化硫被硝酸鋇氧化生成硫酸鋇,二氧化硫失電子而體現還原性,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評價,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基本操作、基本理論,明確實驗原理是解本題關鍵,注意從操作規范性及物質性質分析評價,易錯選項是C.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d | ||
a | b | c |
A. | c的簡單離子的電子層數等于其所在周期的周期序數 | |
B. | d的氫化物的穩定性比b的氫化物強 | |
C. | 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是:c>b>a>d | |
D. | 在a、b、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c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MMF不溶于水 | |
B. | MMF能發生氧化反應和消去反應 | |
C. | 1molMMF能與6mol氫氣發生加成反應 | |
D. | 1molMMF最多能與含3molNaOH的水溶液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亞硫酸溶液中含有亞硫酸、水、二氧化硫三種分子 | |
B. | 用濃鹽酸酸化高錳酸鉀溶液,可增強高錳酸鉀的氧化能力 | |
C. | 銨鹽受熱都易分解,生成氨和相應的酸 | |
D. | 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不與任何酸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鑒定蔗糖水解產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懸濁液 | |
B. | 鑒別織物成分是真絲還是人造絲:用灼燒的方法 | |
C. | 鑒別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用碳酸鈉溶液 | |
D. | 鑒別乙烷和乙烯:將兩種氣體分別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酚酞的分子式是C20H12O4 | B. | 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在同一平面 | ||
C. | 1mol酚酞最多可能消耗2mol NaOH | D. | 1mol酚酞可與10mol H2加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