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有“曾青涂鐵.鐵赤如銅 . 這與化學變化有關">
【題目】化學與生活、 生產、 環境密切相關。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工廠排放 CO2會導致酸雨的形成
B. 使用含有氯化鈣的融雪劑會加速橋梁的腐蝕
C. “山東疫苗案”涉及疫苗未冷藏儲運而失效, 這與蛋白質變性有關
D. 《 黃白第十六》 中有“曾青涂鐵,鐵赤如銅”, 這與化學變化有關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苯是一種化工原料和溶劑, 在科研和生產中應用廣泛。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苯易揮發且有_________,所以苯在油漆中用作溶劑不符合綠色化學的基本原則。
(2)往盛有3 mL溴水的試管中加入2 mL苯,充分振蕩、靜置分層后, 顏色較深的是____________ ( 填“ 上”或“ 下” ) 層。
(3)苯分子中 6個碳原子連接成平面正六邊形結構,6個碳原子間的共價鍵完全相同。由此推測,苯分子中任意相鄰2個碳原子間平均共用的電子個數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
(1)如果實驗室用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g·cm-3) 配制2.4 mol·L-1的稀硫酸250mL。計算所需濃硫酸的體積為________mL,在實驗時應用 量取濃硫酸。
(2)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幾步,以下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A.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蒸餾水,檢查是否漏水
B.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及玻璃棒,將溶液注入容量瓶,并重復操作兩次
C.用已冷卻的稀硫酸注入已檢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
D.根據計算,用量筒量取一定體積的濃硫酸
E.將濃硫酸沿燒杯壁慢慢注入盛有蒸餾水的小燒杯中,并不斷用玻璃棒攪拌
F.蓋上容量瓶塞子,振蕩,搖勻
G.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相切
H.繼續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餾水,使液面接近刻度線1~2 cm
(3)由于錯誤操作, 使得到的濃度數據比正確的偏大的是______________。
A.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時, 俯視液面定容后所得溶液的濃度
B.沒有用蒸餾水洗燒杯2-3次,并將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C.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沒有烘干
D.定容時,滴加蒸餾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線,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與刻度線相切
E.把配好的溶液倒入用蒸餾水洗凈而末干的試劑瓶中備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2.24 L H2O中分子的數目為0.1 NA
B.0.1 mol·L-1 NH4Cl溶液中含有Cl-的數目為0.1 NA
C.常溫下,1.7 g NH3中含有原子數目為0.3 NA
D.常溫常壓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氣體所含原子數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00mol NaClO中含有6.02×1023個Cl-
B. 1.00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外層電子總數約為8×6.02×1023
C.欲配置1.00L ,1.00mol.L-1的NaCl溶液,可將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
D.電解58.5g 熔融的NaCl,能產生22.4L氯氣(標準狀況)、23.0g金屬鈉
{2NaCl(熔融) = 2Na + Cl2↑(通電電解),制取金屬鈉和氯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該溶液100mL,加入過量NaOH溶液,加熱,得到0.02mol氣體(已知:NH4++OH-=NH3↑+H2O,Al(OH)3+OH-=AlO2-+2H2O),同時產生2.14g紅褐色沉淀;向上述濾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鹽酸的白色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5種離子
B.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C.SO42-、NH4+、Fe3+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序思維模式有利于解決復雜混合體系中的化學問題。下列反應先后順序判斷正確的是( )
A.在含等物質的量的CO32-、 OH-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OH-、 HCO3-、CO32-
B.在含等物質的量的Al3+、NH4+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燒堿:Al3+、Al(OH)3、NH4+
C.在含鐵和銅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稀硝酸:Fe、Cu、Fe2+
D.惰性電極電解含等物質的量的Zn2+、Al3+溶液時陰極電極反應:Zn2+、Al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標準狀況下,22.4L苯含碳碳單健數目為3NA
B. 1L 1mol/L(NH4)3PO4溶液中含N原子數為3NA
C. 78g Na2O2與CO2(g)、H2O(g)的混合氣體完全反應時轉移電子數為2NA
D. 1molI2(g)與足量的H2反應生成HI分子教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將光亮的鎂條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試管中,有大量氣泡產生。為探究該反應原理,該同學做了以下試驗并觀察到相關現象,由此得出的結論不合理的是( )
選項 | 實驗及現象 | 結論 |
A | 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試紙變藍 | 反應中有NH3產生 |
B | 收集產生的氣體并點燃,火焰呈淡藍色 | 反應中有H2產生 |
C | 收集氣體的同時測得溶液的pH為8.0 | 弱堿性溶液中Mg也可被氧化 |
D | 將光亮的鎂條放入pH為8.6的NaHCO3溶液中,有氣泡產生 | 弱堿性溶液中OH-氧化了M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