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碳的燃燒熱大于110.5 kJ/mol | |
B. | ①反應的焓變為-221 kJ/mol | |
C. | 稀硫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為-57.3 kJ/mol | |
D. | 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熱量 |
分析 A、CO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繼續放出熱量;
B、反應熱包含符號,①的反應熱為-221 kJ•mol-1;
C、中和熱為57.3kJ•mol-1;
D、醋酸是弱電解質,電離需吸收熱量.
解答 解:A、由2C(s)+O2(g)═2CO(g)△H=-221kJ/mol 可知,1mol碳燃燒生成CO放出的熱量為110.5 kJ,CO燃燒生成二氧化碳繼續放出熱量,故1mol碳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大于110.5 kJ,所以碳的燃燒熱大于110.5 kJ/mol,故A正確;
B、反應熱包含符號,①的反應熱為-221 kJ•mol-1,故B正確;
C、中和熱為放熱反應,則敘述中和熱時不用“-”,即稀硫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的中和熱為57.3kJ•mol-1,故C錯誤;
D、醋酸是弱電解質,電離需吸收熱量,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mol水,放出的熱量小于57.3 kJ,故D錯誤;
故選:AB.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于反應熱、中和熱的理解及有關計算等,難度不大,注意稀的強酸、強堿的中和熱為△H=-57.3kJ/mo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凡是放熱反應都是自發的,吸熱反應都是非自發的 | |
B. | 常溫下,C(s)+CO2(g)=2CO(g)不能自發進行,則該反應的△H>0 | |
C. | 任何能使熵值增大的過程都能自發進行 | |
D. | 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焓決定了反應是否能自發進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入BaCl2溶液產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有SO42- | |
B. | 加入鹽酸,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確定有CO32-存在 | |
C. | 驗證燒堿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硝酸除去OH-,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證明含Cl- | |
D. | 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現,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碳酸鹽與鹽酸之間的反應 | B. | 一切碳酸鹽與一切酸之間的反應 | ||
C. | 可溶性碳酸鹽與強酸之間的反應 | D. | 可溶性碳酸鹽與一切酸之間的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達到化學平衡時,5v正(O2)=4v逆(NO) | |
B. | 若單位時間內生成x mol NO,同時消耗x mol NH3,則可確定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 |
C. | 達到化學平衡時,若增大容器的體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也減小 | |
D. | 化學反應速率的關系是2v正(NH3)=3v正(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多余的氯氣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 |
B. | 用澄清的石灰石可以鑒別CO2和SO2 | |
C. | SO2、Cl2都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其原理不同 | |
D. | 鐵絲在氯氣中燃燒生成三價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