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乙烯中含有碳碳雙鍵,一定條件下,乙烯和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醇;
(2)乙醇與濃硫酸混合加熱到170℃發生消去反應生成乙烯;
(3)二氧化硫能使品紅褪色,A是用品紅檢驗二氧化硫;B中是乙烯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且還有二氧化硫與溴水的氧化還原反應;C是檢驗二氧化硫是否除盡;D是檢驗二氧化碳;E是吸收二氧化碳;
(4)濃硫酸具有催化劑、脫水劑、吸水劑的作用.
解答 解:(1)乙烯中含有碳碳雙鍵,在一定條件下,乙烯和水發生加成反應生成乙醇,反應方程式為:CH2=CH2+H2O$→_{加熱、加壓}^{催化劑}$CH3CH2OH,
故答案為:CH2=CH2+H2O$→_{加熱、加壓}^{催化劑}$CH3CH2OH;
(2)乙醇與濃硫酸混合加熱到170℃發生消去反應生成乙烯,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OH$→_{170℃}^{濃硫酸}$CH2=CH2↑+H2O;
故答案為:CH3CH2OH$→_{170℃}^{濃硫酸}$CH2=CH2↑+H2O;
(3)由乙醇生成乙烯氣體中混有碳氧化物和二氧化硫,A中品紅溶液顏色完全退去,說明混合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硫,B中溴水顏色變淺,是乙烯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且還有二氧化硫與溴水的氧化還原反應的結果,溴水的顏色不褪去,說明乙烯和二氧化硫消耗完全,溴水過量,C中品紅溶液不變色,說明二氧化硫已除盡,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是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E是吸收二氧化碳,由于每一種試劑的量都是足量,最后得到的氣體只有一氧化碳,故答案為:檢驗二氧化硫是否除盡;加成反應、氧化還原反應;CO;
(4)濃硫酸具有催化劑、脫水劑、吸水劑、強氧化劑的作用,故答案為:吸水性、氧化性.
點評 本題考查了乙烯性質,屬于中等難度的試題,側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明確物質的結構和性質是解題關鍵,注意反應條件的書寫.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元素 | 相關信息 |
T | 基態原子2p能級有3個單電子 |
W | 基態原子p軌道上成對電子數等于未成對電子數 |
X | 氫化物常用于刻蝕玻璃 |
Y | 基態原子核外電子分處6個不同能級,且每個能級均已排滿 |
Z | 原子序數等于X與Y的原子序數之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8 g C2H4和C4H8混合氣體中含有氫原子總數為4NA | |
B. | 常溫常壓下,Cu-Zn原電池中,正極產生1.12 L H2時,轉移的電子數應小于0.1NA | |
C. | 15g ![]() | |
D. | 2.1 g DTO中所含中子數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摩爾是國際單位制中的七大基本物理量之一 | |
B. | 1 mol任何物質都約含有6.02×1023個原子 | |
C. | 以克為單位時,2 mol水的摩爾質量是1 mol水的摩爾質量的2倍 | |
D. | 在同溫同壓下,氣體所占的體積主要由氣體分子的物質的量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含20.0 g NaOH的稀溶液與稀鹽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熱量,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1 | |
B. | 已知C(石墨,s)=C(金剛石,s)△H>0,則金剛石一定比石墨穩定 | |
C. | 已知:斷裂1mol H2(g)、1molCl2(g)、1molHCl(g)中化學鍵吸收的能量分別是E1、E2、E3,則H2(g)+Cl2 (g)=2HCl(g)的反應熱△H=2×E3-(E1+E2) | |
D. | 已知C(s)+O2(g)=CO2(g)△H=a kJ•mol-1,2C(s)+O2(g)=2CO(g),△H=b kJ•mol-1,則2CO(g)+O2(g)=2CO2(g)△H=(2a-b)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