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①裝置A中鋅片與稀硫酸反應產生H2,裝置C是對H2進行干燥,然后依次通過分別盛有CuO、無水CuSO4粉末的裝置B;通過CuO時,氫氣與CuO反應生成Cu和H2O;通過無水CuSO4粉末時,可以檢驗生成的水.故實驗目的是驗證H2的還原性并檢驗其氧化產物; 裝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水分進入裝置B,干擾產物H2O的檢驗.
②使B中CuO反應充分,在不改變現有藥品的條件下,可以減緩A中產生氫氣的速率,如控制硫酸的滴入速率、控制燒瓶的溫度等.
③加熱前必須檢驗裝置中空氣是否排盡或檢驗氫氣是否純凈.
(2)①滴入濃氨水,則Na2O2與H2O反應生成O2,放熱使氨水揮發,氨氣逸出;
②做氨的催化氧化實驗,裝置A為O2、NH3的發生裝置,由于產生的O2、NH3中含有水蒸氣,需要通過裝置D干燥后進入裝置B發生催化氧化反應.
③試管B中氨氣發生催化氧化.
解答 解:(1)①裝置A中鋅片與稀硫酸反應產生H2,裝置C是對H2進行干燥,然后依次通過分別盛有CuO、無水CuSO4粉末的裝置B;通過CuO時,氫氣與CuO反應生成Cu和H2O;通過無水CuSO4粉末時,可以檢驗生成的水.故實驗目的是驗證H2的還原性并檢驗其氧化產物; 裝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水分進入裝置B,干擾產物H2O的檢驗,故答案為:驗證H2的還原性并檢驗其氧化產物;防止空氣中的水進入裝置,干擾H2氧化產物的檢驗;
②使B中CuO反應充分,在不改變現有藥品的條件下,可以減緩A中產生氫氣的速率,如控制硫酸的滴入速率、控制燒瓶的溫度等,
故答案為: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H2SO4緩慢滴下(或在燒瓶中加水或將燒瓶放入冰水中或用冰毛巾捂著燒瓶等);
③加熱前必須檢驗裝置中空氣是否排盡或檢驗氫氣是否純凈,故答案為:檢驗裝置中空氣是否排盡或檢驗氫氣是否純凈;
(2)①滴入濃氨水,則Na2O2與H2O反應生成O2,放熱使氨水揮發,氨氣逸出,故答案為:O2、NH3;
②做氨的催化氧化實驗,裝置A為O2、NH3的發生裝置,由于產生的O2、NH3中含有水蒸氣,需要通過裝置D干燥后進入裝置B發生催化氧化反應,故答案為:A→D→B;
③試管B中的反應方程式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劑\;}}{△}$4NO+6H2O,故答案為: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劑\;}}{△}$4NO+6H2O.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性質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涉及了過氧化鈉的性質、合成氨的反應原理、氫氣的實驗室制法等知識,題目難度中等,正確理解反應原理為解答關鍵,試題充分考查了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學實驗能力,是一道質量不錯的題目.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稀鹽酸中加一定量CaCO3(橫坐標是碳酸鈣的質量,縱坐標為氣體體積) | |
B. | Ca(OH)2溶液中滴入溶液(橫坐標是Na2CO3溶液的體積,縱坐標為沉淀質量) | |
C. | 稀鹽酸滴加到AgNO3溶液中(橫坐標是稀鹽酸的體積,縱坐標為溶液的導電能力) | |
D. | 稀硫酸滴加到Ba(OH)2溶液中(橫坐標是稀硫酸的體積,縱坐標為溶液的導電能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氫氧化鈉的摩爾質量是40 g | |
B. | 1 mol NaOH的質量是40 g/mol | |
C. | 1gH2和lgN2含分子數相等 | |
D. | 等質量的N2、CH4、CO、H2O中,CH4含分子數最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X | Y | |
Z | W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