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A的物質的量變化量△n(A)=2mol-1.7mol=0.3mol,△n(C)=0.0225mol•L-1•s-1×10s×2L=0.45mol,根據物質的量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可以計算x=3;
(2)40s時反應恰好處于平衡狀態,此時B的轉化率為20%,則參加反應B的物質的量為2mol×20%=0.4mol,由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A的物質的量=0.4mol×2=0.8mol,再根據v=$\frac{△c}{△t}$計算v(A);
(3)平衡時參加反應B的物質的量為2mol×20%=0.4mol,故平衡時B的物質的量為2mol-0.4mol=1.6mol,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故反應后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為4mol,進而計算平衡時B的體積分數;
(4)計算平衡時各物質的物質的量,再根據K=$\frac{{c}^{3}(C)}{{c}^{2}(A)×c(B)}$計算平衡常數.
解答 解:(1)A的物質的量變化量△n(A)=2mol-1.7mol=0.3mol,△n(C)=0.0225mol•L-1•s-1×10s×2L=0.45mol,根據物質的量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則0.3mol:0.45mol=2:x,解得x=3,
答:X的值為3;
(2)40s時反應恰好處于平衡狀態,此時B的轉化率為20%,則參加反應B的物質的量為2mol×20%=0.4mol,由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A的物質的量=0.4mol×2=0.8mol,則v(A)=$\frac{\frac{0.8mol}{2L}}{40s}$=0.01mol/(L.s),
答: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1mol/(L.s);
(3)平衡時參加反應B的物質的量為2mol×20%=0.4mol,故平衡時B的物質的量為2mol-0.4mol=1.6mol,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故反應后混合氣體總物質的量為4mol,則平衡時B的體積分數=$\frac{1.6mol}{2mol+2mol}$×100%=40%,
答:平衡時B的體積分數為40%;
(4)平衡時參加反應B的物質的量為2mol×20%=0.4mol,則:
2A(g)+B(g)?3C (g)+D(s)
起始量(mol):2 2 0
變化量(mol):0.8 0.4 1.2
平衡量(mol):1.2 1.6 1.2
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可以用物質的量代替濃度計算平衡常數,故K=$\frac{{c}^{3}(C)}{{c}^{2}(A)×c(B)}$=$\frac{1.{2}^{3}}{1.{2}^{2}×1.6}$=0.75,
答:平衡常數表達式K=$\frac{{c}^{3}(C)}{{c}^{2}(A)×c(B)}$,該溫度下平衡常數K=0.75.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反應速率計算、平衡常數,難度不大,注意三段式解題法在化學平衡計算中應用.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元素形成的簡單離子的半徑Z<M | |
B. | 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比X 的強 | |
C. | X 的最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比Z的小 | |
D. | 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 周期、第ⅥA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