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項 | 敘述I | 敘述II |
A | 銅絲深入稀硝酸溶液中,溶液變藍 | 銅絲與硝酸發生了置換反應 |
B |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強氧化性 | 把濃硫酸滴到蔗糖表面,蔗糖變黑膨脹 |
C | Fe3+具有氧化性 | FeCl3溶液用于回收廢舊電路板中的Cu |
D | BaSO4難溶于酸 | 向某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HCl,得到白色沉淀,則原溶液含SO4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和一氧化氮、水;
B.蔗糖變黑,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體積膨脹,說明生成氣體,表現了濃硫酸的強氧化性;
C.三價鐵離子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銅為銅鹽溶液;
D.根據加入硝酸鋇,溶液中存在了硝酸根離子,再加入鹽酸時引入氫離子,就相當于存在了硝酸,將亞硫酸根離子氧化為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形成不可溶的硫酸鋇沉淀,也可能含有亞硫酸根離子;
解答 解:A、銅與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和一氧化氮、水,是氧化還原反應,非置換反應,故A錯誤;
B.蔗糖變黑,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體積膨脹,說明生成氣體,表現了濃硫酸的強氧化性,沒表現吸水性,故B錯誤;
C.三價鐵離子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銅為銅鹽溶液,Ⅰ、Ⅱ正確有因果關系,故C正確;
D.因為加入的是硝酸鋇,溶液中存在了硝酸根離子,再加入鹽酸時引入氫離子,就相當于存在了硝酸,將亞硫酸根離子氧化為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形成不可溶的硫酸鋇沉淀,也可能含有亞硫酸離子,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物質的性質和離子的檢驗等知識,為高考常見題型,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實驗能力和評價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的異同以及實驗的嚴密性和可行性的評價,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釙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16 | |
B. | 釙(Po)-210原核內中子數與質子數之差是42 | |
C. | 釙是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 | |
D. | 釙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2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元素Y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ⅥA族 | |
B. | 原子半徑的大小順序為:rW>rY>rZ | |
C. | 元素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強 | |
D. | 元素W的氣態簡單氫化物的熱穩定性比X的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煤的氣化和液化屬于物理變化 | |
B. | 綠色化學的核心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污染 | |
C. | 淀粉、纖維素、聚乙烯都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
D. | 金屬冶煉的方法與其活潑性沒有直接關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別是膠體粒子的直徑1-100 nm | |
B. | 膠體粒子很小,能透過半透膜 | |
C. | 向氫氧化鐵膠體中滴加鹽酸,可能的現象是先產生紅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漸溶解 | |
D. | 霧是氣溶膠,在陽光的照射下可見到丁達爾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 molCl2與足量Fe反應轉移電子數一定為3NA | |
B. | 常溫下,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數目為0.1NA | |
C. | 常溫常壓下,14g由N2與CO組成的混合氣體含有的原子數目為NA | |
D. | 1L 1mol•L-1的NaClO 溶液中含有ClO-的數目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H≡CH+H2O$→_{△}^{HgSO_{4}}$CH3CHO | |
B. | C2H5Br+H2O$→_{△}^{NaOH}$C2H5OH+HBr | |
C. | CaC2+2H2O→Ca(OH)2+C2H2↑ | |
D. | CH3COOCH3+H2O$→_{△}^{催化劑}$CH3COOH+CH3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去甲腎上腺素分子式C8H10O3N | |
B. | 每個去甲上腺素分子中含3個碳碳雙鍵、3個酚羥基 | |
C. | 1mol去甲腎上腺素最多能與2molBr2發生取代反應 | |
D. | 去甲腎上腺素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