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用微熱法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注意從“微熱、密閉、氣泡、水柱”四點答題;
(2)濃硫酸和碳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正確書寫化學反應方程式;
(3)驗證生成產物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需要先利A用無水硫酸銅檢驗水蒸氣的生成,依次用B檢驗二氧化硫氣體用品紅試液褪色證明,C裝置利用高錳酸鉀溶液除去二氧化硫,D裝置中利用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二氧化碳的存在;
(4)C裝置利用足量高錳酸鉀溶液除去二氧化硫,正確描述現象.
解答 解:(1)用微熱法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注意從“微熱、密閉、氣泡、水柱”四點,可在反應前先在B、C、D中加水,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點燃酒精燈,加熱燒瓶一小會兒.在瓶D中出現氣泡,熄滅酒精燈,瓶B、C、D中導管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證明該裝置不漏氣,
故答案為:反應前先在B、C、D中加水,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再點燃酒精燈,加熱燒瓶一小會兒,在瓶D中出現氣泡,熄滅酒精燈,瓶B、C、D中導管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證明該裝置不漏氣.
(2)寫出濃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SO4(濃)+C$\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故答案為:2H2SO4(濃)+C$\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3)A.加入的試劑是無水硫酸銅,作用是檢驗水;
B.加入的試劑是品紅溶液,作用是檢驗二氧化硫;
C.加入的試劑是足量酸性KMnO4 溶液,作用是除去SO2;
D.加入的試劑是澄清石灰水,作用是檢驗CO2;
故答案為:足量酸性KMnO4 溶液; SO2;
(4)用B檢驗二氧化硫氣體用品紅試液褪色證明,C裝置利用高錳酸鉀溶液除去二氧化硫,D裝置中利用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二氧化碳的存在,但是二氧化硫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為了不干擾二氧化碳的檢驗,C裝置中的高錳酸鉀要足量,故現象為:導管有氣泡冒出,溶液紫色逐漸變淺或紫色不退盡.
故答案為:導管有氣泡冒出,溶液紫色逐漸變淺或紫色不退盡.
點評 本題考查性質實驗設計,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在解實驗探究題時,首先要了解實驗目的,認真分析題中反應原理,然后結合所給信息和學過的知識分析解答,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苯酚鈉溶液 | B. | 碳酸氫鈉溶液 | C. | 碳酸鈉溶液 | D. | 醋酸鈉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推廣燃煤脫硫技術,減少SO2污染,同時把煤粉碎了再燃燒以提高煤的燃燒效率 | |
B. | 開發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 |
C. | 在汽車尾氣處理器中使用新的催化劑,促使汽車尾氣中CO和NO轉化為無污染物 | |
D. | 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CO2、SO2、NO2都會導致酸雨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蒸餾的方法來分離甲苯、溴苯和辛烷的混合物 | |
B. | 催化裂化不僅可以提高汽油的產量而且可以提高汽油質量 | |
C. | 裂化汽油可使溴水褪色 | |
D. | 裂解的目的是獲得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短鏈不飽和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聚丙烯的結構簡式為:![]() | B. | 氯化氫的電子式為:![]() | ||
C. | 甲烷的比例模型:![]() | D. | 質量數為35的氯原子:${\;}_{35}^{17}$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2 | ④ | ⑤ | ⑥ | ⑧ | ⑩ | |||
3 | ① | ⑦ | ⑨ | |||||
4 | ② | 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成物中酯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8 | |
B. | 18O全部進入水中 | |
C. | 18O全部進入生成的酯中 | |
D. | 酯A與H2O水解后在CH3COOH和CH3CH2OH都有18O存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