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NH4+、Ca2+、HSO3-、Cl- (氨氣) | B. | Ba2+、NO3-、Na+、Cl- (二氧化硫) | ||
C. | Na+、K+、HCO3-、Cl- (二氧化碳) | D. | Al3+、SO42-、HCO3-、NO3- (氯化氫) |
分析 A.亞硫酸氫根離子、鈣離子與氨氣反應生成亞硫酸鈣沉淀;
B.二氧化硫溶于水顯示酸性,硝酸根離子在酸性條件下能夠將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與鋇離子結合生成硫酸鋇沉淀;
C.四種離子之間不反應,通入二氧化碳后也不反應;
D.鋁離子與碳酸氫根離子發生雙水解反應,通入HCl后碳酸氫根離子與氯化氫反應.
解答 解:A.Ca2+、HSO3-與氨氣反應生成亞硫酸鈣沉淀,故A錯誤;
B.通入二氧化硫后,溶液顯示酸性,Ba2+、NO3-、SO2之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錯誤;
C.Na+、K+、HCO3-、Cl-之間不發生反應,通入二氧化碳后也不發生反應,在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故C正確;
D.Al3+、HCO3-之間發生雙水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和二氧化碳氣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且通入HCl后,氯化氫與HCO3-發生反應,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離子共存的判斷,為中等難度的試題,注意明確離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況,如: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離子之間,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之間等;還應該注意題目所隱含的條件,明確是“可能”共存,還是“一定”共存等;試題側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和檢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常壓下,1mol甲基(14C1H3-)所含的中子數和電子數分別為8NA、10NA | |
B. | 標準狀況下,11.2L五氯化磷中含有P-Cl鍵的數目為2.5NA | |
C. | 標準狀況下,2.24L Cl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轉移的電子數目為0.2NA | |
D. | 已知反應:2NH3+NO+NO2═2N2+3H2O,每生成2molN2轉移的電子數目為6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物質能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直接燃燒、生物化學轉換和熱化學轉換 | |
B. | 在人類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過程中,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三種不同層次的觀測儀器先后得到了使用 | |
C. | 能源可分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化學電源也可分為一次電池和二次電池 | |
D. | 碰撞理論和過渡態理論是常用的反應速率理論,其中過渡態理論可解釋溫度、催化劑等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如圖表示0.1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 mol•L-1醋酸溶液的滴定曲線 | |
B. | ![]() 如圖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氣至過量過程中溶液導電性I的變化 | |
C. | ![]() 根據如圖所示可知:石墨比金剛石穩定 | |
D. | ![]() 如圖表示反應2SO2+O2?2SO3,t1時刻只減小了SO3的濃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硅的性質較穩定,在自然界中存在游離態的硅 | |
B. | 陶瓷、水泥、玻璃、金剛砂均為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 | |
C. | 水泥、普通玻璃的制備均要用到石灰石 | |
D. | 高純度的二氧化硅廣泛用于制作光導纖維,光導纖維遇強堿溶液無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Al、Cu、稀H2SO4組成原電池,其負極反應式為:Al-3e-=Al3+ | |
B. | 由Mg、Al、NaOH溶液組成原電池,其負極反應式為:Al-3e-+4OH-=AlO2-+2H2O | |
C. | 由Al、Cu、濃硝酸組成原電池,其負極反應式為:Cu-2e-=Cu2+ | |
D. | 由Al、Cu、FeCl3溶液組成原電池,其負極反應式為:Cu-2e-=Cu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