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除去食鹽含Ca2+、Mg2+、SO42- 等雜質,可分別使離子生成沉淀而除去,一般情況下,有效除去Ca2+、Mg2+、SO42-,應注意碳酸鈉在鋇試劑之后,是為除去過量的鋇離子,而Mg2+、SO42-除雜不分先后,則試劑加入順序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
(4)①根據實驗操作的步驟(計算→稱量→溶解、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貼簽)以及每步操作需要儀器確定反應所需儀器分析;
②根據n=cv計算溶質Na2CO3的物質的量,利用Na2CO3•10H2O的物質的量等于Na2CO3的物質的量,根據m=nM計算Na2CO3•10H2O的質量;
③根據c=$\frac{n}{V}$計算不當操作對n或V的影響,如果n偏大或V偏小,則所配制溶液濃度偏高.
解答 解:(1)SO42-可用除去,生成硫酸鋇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Ba2++SO42-=BaSO4↓,鈣離子用碳酸根離子沉淀,離子方程式為Ca2++CO32-=CaCO3↓;鎂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沉淀,離子方程式為Mg2++2OH-=Mg(OH)2↓;
故答案為:Ba2++SO42-=BaSO4↓;Ca2++CO32-=CaCO3↓;Mg2++2OH-=Mg(OH)2↓;
(2)除去SO42-,必須添加鋇試劑,但注意不能引入新雜質,可用Ba(OH)2、BaCl2,
故答案為:AC;
(3)有效除去Ca2+、Mg2+、SO42-,應注意碳酸鈉在鋇試劑之后,是為除去過量的鋇離子,而Mg2+、SO42-除雜不分先后,則試劑加入順序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
故答案為:BC;
(4)①因配制順序是:計算→稱量→溶解、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裝瓶貼簽,一般用天平稱量(用到藥匙)稱量,在燒杯中溶解,冷卻后轉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轉移完畢,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及玻璃棒2~3次并將洗滌液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適量蒸餾水,當加水至液面距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點與刻線相平,塞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所以需要的儀器為:托盤天平、藥匙、燒杯、玻璃棒、1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故答案為:玻璃棒;100mL容量瓶;
②因Na2CO3的物質的量n=cV=0.1L×1.0mol•L-1=0.1mol,Na2CO3•10H2O的物質的量等于Na2CO3的物質的量,所以Na2CO3•10H2O的質量0.1mol×286g/mol=28.6g,故答案為:28.6;
③A.往容量瓶轉移時,有少量液體濺出,可導致濃度偏低,故A不選;
B.未洗滌溶解Na2CO3的燒杯,可導致濃度偏低,故B不選;
C.定容時俯視刻度線,體積偏小,濃度偏大,故C選;
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來配制溶液,對溶液的濃度沒有影響,故D不選.
故答案為:C.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分離提純及除雜以及溶液的配制,為高頻考點,把握除雜不能引入新的雜質及試劑的添加順序為解答的關鍵,注意除雜試劑過量,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反應熱是1 mol物質參加反應時的能量變化 | |
B. | 當反應放熱時△H>0,反應吸熱時△H<0 | |
C. | 任何條件下,化學反應的焓變都等于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 |
D. | 在一定條件下,某一化學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由生成物與反應物的焓的差值來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H3)3COH的名稱:1,1-二甲基乙醇 | B. | 有機物CH3CH=CHCH2OH的鍵線式為:![]() | ||
C. | 乙醇分子的球棍模型:![]() | D. | 氨基的電子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使用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都可鑒別乙烯和甲烷 | |
B. | 在加熱或加入重金屬鹽的情況下,蛋白質都可發生變性 | |
C. | 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 |
D. | 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