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常溫下,呈液態的單質為溴與金屬汞,由圖可知位置可知,為溴單質,處于第四周期17列;
e為Na元素,溴與鈉形成的化合物為NaBr,由鈉離子與氯離子構成;
(2)b為碳元素,形成的單質可能為原子晶體,如金剛石,可能為分子晶體,若富勒烯,可能為過渡型晶體,如石墨;
(3)c為氧元素、d為氟元素、g為氯元素,結合常溫下氫化物狀態與氫鍵判斷氫化物的沸點.
解答 解:(1)常溫下,呈液態的單質為溴與金屬汞,由圖可知位置可知,為溴單質,處于第四周期17列,為表中m元素;
e為Na元素,溴與鈉形成的化合物為NaBr,由鈉離子與氯離子構成,溴化鈉電子式為,
故答案為:m;;
(2)b為碳元素,形成的單質可能為原子晶體,如金剛石,可能為分子晶體,若富勒烯,可能為過渡型晶體,如石墨,
故答案為:①②⑤;
(3)c為氧元素、d為氟元素、g為氯元素,常溫下水為液體,HF、HCl為氣體,故水的沸點較高,HF中分子之間存在氫鍵,沸點比HCl高,故沸點H2O>HF>HCl,
故答案為:H2O>HF>HCl.
點評 本題考查元素周期表與周期律的綜合應用,內容涉及電子式、晶體類型、氫鍵等,注重常考考點的考查,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摩爾是一個物理量 | B. | 物質的量就是物質的粒子數目 | ||
C. | 硫酸的摩爾質量是98 g | D. | 18 g水中含有1 mol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鑒別乙烷與乙烯或除去乙烷中的少量乙烯雜質都可用高錳酸鉀酸性溶液 | |
B. | 某同學需用480 mL 2.0 moI•L-1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實驗,則配制該溶液時他稱取氫氧化鈉固體質量一定是38.4 g | |
C. | 向含Fe3+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時一定有紅褐色沉淀產生 | |
D. | 硝酸鉀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銅粉后,溶液會慢慢變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濃硫酸稀釋后立即轉移到容量瓶中 | |
B. | 將稀釋的硫酸溶液轉移至容量瓶后,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 | |
C. | 將燒杯內的稀硫酸向容量瓶中轉移時,因操作不當使部分稀硫酸濺出瓶外 | |
D. | 用膠頭滴管加水時,仰視觀察溶液凹液面與容量瓶刻度線相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物質A分子中含有2個手性碳原子 | |
B. | 物質A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內 | |
C. | 1 mol物質A最多可以與含4molBr2的溴水反應 | |
D. | 物質A可以發生加成反應、氧化反應、水解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2CO3和NaOH | B. | Na2CO3 | ||
C. | NaOH和Na2O2 | D. | NaOH、Na2O2和Na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