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 | 密度(g•cm-3) | |
苯甲酸 | 249 | 1.2659 |
苯甲酸乙酯 | 212.6 | 1.05 |
乙醇 | 78.5 | 0.7893 |
環己烷 | 80.8 | 0.7785 |
乙醚 | 34.51 | 0.7318 |
環己烷、乙醇和水共沸物 | 62.1 |
分析 (1)根據步驟②控制溫度在65~70℃緩慢加熱液體回流,可判斷選擇水浴加熱的方式,要控制水浴的溫度,所以溫度計應測量水的溫度,故選B裝置,由于水-乙醇-環己烷三元共沸物,可以帶出生成的水,可使酯化反應正向進行;
(2)根據反應產物可知,當反應完成時,不再產生水,分水器中下層(水層)液面不再升高,據此判斷;
(3)反應物中用了苯甲酸和硫酸,所以加入碳酸鈉可以中和酸;
(4)苯甲酸乙酯有少量溶解中水,用乙醚可以將其萃取出來;
(5)苯甲酸微溶于水,使用乙醇可以增大苯甲酸的溶解度,便于充分反應;苯甲酸銅冷卻后會結晶析出,所以要趁熱過濾;
(6)洗滌苯甲酸銅晶體時,既要除去表面可溶性雜質,又要盡可能減小苯甲酸銅晶體的溶解,且便于干燥,據此選擇洗滌的試劑;
解答 解:(1)根據步驟②控制溫度在65~70℃緩慢加熱液體回流,可判斷選擇水浴加熱的方式,要控制水浴的溫度,所以溫度計應測量水的溫度;由于水-乙醇-環己烷三元共沸物,所以環己烷在本實驗中的作用是可以帶出生成的水,可使酯化反應正向進行,
故答案為:B;(通過形成水-乙醇-環己烷三元共沸物)帶出生成的水,促進酯化反應向正向進行;
(2)根據反應產物可知,當反應完成時,不再產生水,分水器中下層(水層)液面不再升高,所以反應完成的標志是分水器中下層(水層)液面不再升高,
故答案為:分水器中下層(水層)液面不再升高;
(3)反應物中用了苯甲酸和硫酸,所以加入碳酸鈉可以中和酸,
故答案為:中和苯甲酸和硫酸;
(4)苯甲酸乙酯有少量溶解中水,用乙醚可以將其萃取出來,以提高產率,
故答案為:萃取出水層中溶解的苯甲酸乙酯,提高產率;
(5)苯甲酸微溶于水,使用乙醇可以增大苯甲酸的溶解度,便于充分反應;苯甲酸銅冷卻后會結晶析出,所以要趁熱過濾,
故答案為:增大苯乙酸的溶解度,便于充分反應;苯甲酸銅冷卻后會結晶析出,如不趁熱過濾會損失產品;
(6)洗滌苯甲酸銅晶體時,既要除去表面可溶性雜質,又要盡可能減小苯甲酸銅晶體的溶解,且便于干燥,苯甲酸銅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制備方案的設計,題目難度中等,明確制備原理為解答關鍵,試題涉及酯化反應原理、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方法、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等知識,注意掌握物質制備方案的設計及評價原則,試題充分考查了學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及化學實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Cl | B. | KNO3 | C. | MgSO4 | D. | AlCl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名稱 | 分子量 | 顏色狀態 | 相對密度 | 熔點(℃) | 沸點(℃) |
水楊酸甲酯 | 152 | 無色液體 | 1.18 | -8.6 | 224 |
水楊酸 | 138 | 白色晶體 | 1.44 | 158 | 210 |
甲醇 | 32 | 無色液體 | 0.792 | -97 | 64.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工業上合成氨采用鐵觸媒作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 | |
B. | 啤酒瓶打開瓶蓋產生大量氣泡 | |
C. | 加熱蒸發MgCl2溶液得到Mg(OH)2 | |
D. | 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