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 制備氫氧化亞鐵并觀察其顏色 | B. | ![]() 碳酸、苯酚酸性強弱比較 | ||
C. | ![]() 制備并收集少量NO2氣體 | D. | ![]() 除去氯氣中氯化氫 |
分析 A.氫氧化亞鐵易被氧化生成氫氧化鐵,所以制取氫氧化亞鐵時要隔絕空氣;
B.強酸能和弱酸鹽反應生成弱酸;
C.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
D.洗氣裝置中導氣管要遵循“長進短出”原則.
解答 解:A.氫氧化亞鐵易被氧化生成氫氧化鐵,所以制取氫氧化亞鐵時要隔絕空氣,則膠頭滴管要伸入液面下,故A錯誤;
B.強酸能和弱酸鹽反應生成弱酸,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和苯酚鈉反應生成苯酚沉淀,所以能實現實驗目的,故B正確;
C.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NO,二氧化氮和空氣不反應,所以應該采用排空氣法收集,故C錯誤;
D.洗氣裝置中導氣管要遵循“長進短出”原則,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實驗方案評價,為高頻考點,涉及物質制備、物質性質檢驗、氣體的凈化和收集,明確實驗原理是解本題關鍵,會根據氣體的密度、性質確定收集方法,易錯選項是A.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 |
B. | 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 |
C. | 該反應不需要加熱就能進行 | |
D. | 若此反應過程中有電子轉移,可設計成原電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不能和新制Cu(OH)2懸濁液反應 | |
B. | A中含有2種含氧官能團 | |
C. | A能夠發生加成、取代和消去反應 | |
D. | 1molA和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消耗2molNa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步驟 | 解釋或實驗結論 |
(1)純凈的A為無色粘稠液體, 易溶于水,沸點為380.4℃ | (1)將A從它的水溶液里分離出來 的操作方法是蒸餾. |
(2)將13.6gA在20.0L純O2(過量)中充分燃燒 并使反應后的氣體依次緩緩通過濃硫酸和堿石灰后, 測得氣體體積分別為17.76L和6.56L (所有氣體體積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定). | (2)A的實驗式為C5H12O4, A的分子式為C5H12O4. |
(3)A的核磁共振氫譜如圖:![]() | (3)A中含有2種氫原 子,A的鍵線式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甲原子失去的電子比乙原子失去的電子多 | |
B. | 甲、乙氫氧化物溶液的堿性:甲>乙 | |
C. | 乙能與鹽酸反應放出H2,而甲不能 | |
D. | 將甲、乙作電極組成原電池時,甲為正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電解法、熱分解法、熱還原法 | B. | 熱分解法、電解法、熱還原法 | ||
C. | 熱還原法、熱分解法、熱還原法 | D. | 電解法、電解法、熱分解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