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固體加熱生成氨氣、氯化鈣和水;
(2)依據氨氣為堿性氣體,應選擇堿性干燥劑,氨氣極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密度的性質解答;
(3)依據氨氣極易溶于水,尾氣吸收應防止倒吸的發生;
(4)依據氨氣極易溶于水,1體積水溶解700體積氨氣的性質解答;
(5)氨氣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硝酸,硝酸與氨氣反應生成硝酸銨,據此解答;
(6)氨水加入到溴水中,溴水很快褪色,如果是因為氨水的堿性,則反應后加入酸溶液,是溶液顯酸性,溶液應恢復顏色,據此解答.
解答 解:(1)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固體加熱生成氨氣、氯化鈣和水,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故答案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2)氨氣為堿性氣體,應選擇堿性干燥劑,可以用堿石灰干燥;氨氣極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氣密度,應選擇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用圖1收集,則應選擇短進長出,故選a;
故答案為:堿石灰;a;
(3)氨氣極易溶于水,尾氣吸收應防止倒吸的發生,可以選則,故答案為:
;
(4)氨氣極易溶于水,1體積水溶解700體積氨氣的性質,檢驗氨氣是否純凈操作為:將收集好氨氣的試管倒置在水中,若試管充滿水,則說明收集的氨氣純凈.反之,如果試管沒有充滿水,說明收集的氨氣不純凈;
故答案為:將收集好氨氣的試管倒置在水中,若試管充滿水,則說明收集的氨氣純凈.反之,如果試管沒有充滿水,說明收集的氨氣不純凈;
(5)氨氣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化學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劑\;}}{△}$4NO+6H2O,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硝酸,硝酸與氨氣反應生成硝酸銨,所以看到的現象為:出現紅棕色和白煙;反應后溶液為硝酸銨溶液,硝酸銨、水為電解質,電離產生H+、OH-、NH4+ NO3-離子;
故答案為:出現紅棕色和白煙; 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劑\;}}{△}$4NO+6H2O; NH4+;NO3-;
(6)氨水加入到溴水中,溴水很快褪色,如果是因為氨水的堿性,則反應后加入酸溶液,是溶液顯酸性,溶液應恢復顏色;
故答案為:取褪色溶液于試管中,加入硫酸,如果溶液出現棕黃色,說明是氨的堿性使溴水褪色,如果沒有出現棕黃色,是氨水的還原性使氨水褪色.
點評 本題考查了氨氣的制備和性質的檢驗,明確氨氣制備原理和氨氣的性質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糖類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 |
B. | 糖類是人類食物的重要成分之一 | |
C. | 在人類食物所提供的總能量中大約有75%來自糖類 | |
D. | 淀粉在人體內經酶的催化作用,與水發生一系列反應,最終變為蔗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主要是用來吸收或滴加少量試劑,以及吸取上層清液,分離沉淀 | |
B. | 進行滴加的時候,膠頭滴管要保持垂直在容器正上方 | |
C. | 取液體時,先將膠頭滴管伸入試劑瓶中,用手指捏緊滴管的膠頭再放開手指 | |
D. | 專用的膠頭滴管在使用完之后,就一定要放回原試劑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閉合K1,石墨電極表面產生Cl2 | |
B. | 閉合K1,鐵電極上發生還原反應 | |
C. | 閉合K2,若鐵被保護,則a為正極 | |
D. | 閉合K2,若鐵表面產生H2,說明發生了析氫腐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空氣中的二氧化硫超標 | B. | 空氣中的氮氧化物超標 | ||
C. | 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超標 | D. |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超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1.2L N2中含電子總數為7×6.02×1023 | |
B. | 3.2g N2H4中含有共價鍵的總數為6×6.02×1022 | |
C. | 標準狀況下,22.4L H2O2中所含原子總數為4×6.02×1023 | |
D. | 若生成3.6g H2O,則上述反應轉移電子的數目為2×6.02×102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氫氣和氣體A的質量分別是0.2g和3.4g,則氣體A的摩爾質量為 。A的分子數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