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B、C、D、E是短周期中的5種非金屬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離子核外電子數為零,則A為H元素;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數的2倍,原子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4,故B為碳元素;E的單質為黃色晶體,易溶于二硫化碳,則E為S元素;E元素與D元素同主族,則D為O元素;C、D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相鄰的位置,且D的原子序數大,則C為N元素,據此解答.
解答 解:A、B、C、D、E是短周期中的5種非金屬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形成的離子核外電子數為零,則A為H元素;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內層電子數的2倍,原子只能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4,故B為碳元素;E的單質為黃色晶體,易溶于二硫化碳,則E為S元素;E元素與D元素同主族,則D為O元素;C、D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相鄰的位置,且D的原子序數大,則C為N元素.
(1)由上述分析可知,A為H元素、B為C元素、C為N元素、D為O元素,
故答案為:H;C;N;O;
(2)E的陰離子為S2-,離子結構示意圖:,
故答案為:;
(3)氮氣與氧氣在放電條件下反應生成NO,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2+O2$\frac{\underline{\;放電\;}}{\;}$2NO,
故答案為:N2+O2$\frac{\underline{\;放電\;}}{\;}$2NO;
(4)H分別與其他四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顯堿性的是NH3,
故答案為:NH3;
(5)12g碳單質的物質的量是$\frac{12g}{12g/mol}$=1mol,在足量的氧氣中燃燒,生成1molCO2,NaOH的物質的量為1L×1mol/L=1mol,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發生反應CO2+NaOH=NaHCO3,離子方程式為:CO2+OH-=HCO3-,
故答案為:CO2+OH-=HCO3-.
點評 本題考查結構性質位置關系應用,難度不大,推斷元素為解題關鍵,(4)中注意根據反應物的量確定發生的反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次氯酸鈉溶液作消毒劑,是因為鈉鹽能使蛋白質變性 | |
B. | 工業電解熔融氧化鋁冶煉鋁,是因為氧化鋁的成本比氯化鋁低 | |
C. | 生活中常用鐵醬油、AD鈣奶和鈉鹽,是因為鐵、鈣、碘都是人體必需元素 | |
D. | 用硫化鈉除去廢水中的Hg2+、Cu2+,是因為硫化鈉溶液是堿性,易生成氫氧化物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Y的原子半徑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 |
B. | W的非金屬性比Z的弱 | |
C. | Z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在同主族元素中最強 | |
D. | W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強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進行到3分鐘時,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 |
B. | 從反應開始到平衡,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225mol•L-1•min-1 | |
C. | 達到平衡后,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 | |
D. | 3min前v正>v逆,3min后v正<v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只要使用合理的催化劑及載體,就可完全清除NO和CO | |
B. | 使用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的速率不能改變反應的平衡常數 | |
C. | 假設該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時c(NO)=c(CO) | |
D. | 恒容條件下,通入惰性氣體可提高NO轉化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加入的物質 | 少量(NH4)2SO4固體 | 少量HNO3溶液 | 少量KOH溶液 |
c(OH-)的變化 | 減小 | 減小 | 增大 |
平衡移動方向 | 逆向 | 正向 | 逆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aF2 | B. | CO2 | C. | NaCl | D. | Cs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