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圖甲表示H2(g)+Cl2(g)=2HCl(g)的能量變化,則該反應的反應熱△H=+183 kJ/mol | |
B. | 圖乙表示室溫時用0.1 mol/L鹽酸滴定20 mL 0.1 mol/LNaOH溶液,溶液pH變化 | |
C. | 圖丙表示向恒容絕熱的密閉容器中通入A和B,發生2A (g)+B (g)?2C(g)反應,其正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示意圖,則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 |
D. | 圖丁表示在恒溫密閉容器中,2BaO2(s)?2BaO(s)+O2(g)達到平衡,t0時刻將容器體積縮小為原來的1/2,體系重新達到平衡過程體系壓強的變化 |
分析 A.由圖象分析可知反應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應是放熱反應;
B.鹽酸和氫氧化鈉為酸堿中和反應,在滴定到最后一滴恰好反應時,溶液pH存在突變;
C.絕熱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A和B,反應開始反應物濃度最大,反應速率逐漸增大,說明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增大,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濃度逐漸減小,則反應速率逐漸減小,以此解答;
D.保持溫度不變,t0時刻將容器體積縮小為原來的$\frac{1}{2}$,若平衡不變,氧氣的濃度應為原來的2倍,氣體壓強為原來的2倍,但壓強增大平衡逆向進行,壓強減小,最后達到新的平衡狀態,由于平衡常數隨溫度變化,溫度不變平衡常數不變,氧氣濃度不變.
解答 解:A.圖象分析可知反應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應是放熱反應,表示化學反應H2(g)+Cl2(g)=2HCl(g)的能量變化,則該反應的反應熱△H=-183 kJ•mol-1,故A錯誤;
B.鹽酸和氫氧化鈉為酸堿中和反應,在滴定到最后一滴恰好反應時,溶液pH存在突變,圖象不符合變化過程,故B錯誤;
C.絕熱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A和B,發生反應:2A (g)+B (g)?2C(g),反應開始反應物濃度最大,反應速率逐漸增大,說明反應為放熱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反應物濃度逐漸減小,則反應速率逐漸減小,最后達到平衡狀態,正反應速率不再變化,故C錯誤;
D.將BaO2放入密閉真空容器中,反應2BaO2(s)?2BaO(s)+O2(g)達到平衡時體系壓強為P,保持溫度不變,t0時刻將容器體積縮小為原來的$\frac{1}{2}$,不考慮平衡移動,氧氣的濃度應為原來的2倍,氣體壓強為原來的2倍,但壓強增大平衡逆向進行,所以壓強減小,平衡常數不變,氧氣濃度不變,所以最后達到平衡壓強為仍為P,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反應焓變的判斷,中和滴定的分析,反應能量變化的分析應用,把握圖象分析方法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 | 現象 | 結論 |
A | 用酒精燈加熱摩爾鹽(NH4)2Fe(SO4)2•6H2O,產生的氣體通過裝有無水硫酸銅的干燥管 | 干燥管中的白色粉末先變成天藍色,后又變成深藍色 | 加熱溫度較低時摩爾鹽分解產生水蒸氣,溫度稍高時分解產物中有氨氣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隨后加稀硝酸酸化 | 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不溶解 |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氣體 | 溶液的藍色褪去,生成黑色沉淀 | 氫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強 |
D | 向2ml0.1mol/LAgNO3溶液中先滴幾滴0.1mol/L的NaCl溶液,再滴入幾滴0.1mol/L的NaI溶液 |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黃色沉淀 | 溶度積KSp(AgCl) >KSp(AgI)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I為負極,其電極反應式為Ag+Cl--e-=AgCl | |
B. | “水”電池內Na+不斷向負極作定向移動 | |
C. | 每轉移1mole-,U型管中消耗0.5mol H2O | |
D. | 開始時U型管中Y極附近pH逐漸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福爾馬林可作食品的保鮮劑 | |
B. | 聚乙烯塑料制品可作食品的包裝材料 | |
C. | 碳酸氫鈉可于治療胃酸過多癥 | |
D. | 食鹽可作調味劑,也可作食品防腐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綠色化學的核心就是治理工業生產對環境產生的污染 | |
B. | 鐵、鈣、碘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 | |
C. | 食鹽可作調味劑,但不可作食品防腐劑 | |
D. | “地溝油”經過加工處理后,可以用來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CN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是含碳的化合物,因此屬于有機物 | |
B. | 硝酸銨本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還原性,受熱或撞擊易發生爆炸 | |
C. | 爆炸發生引發大火,可以用大量水滅火 | |
D. | 為防止中毒,可用H2O2將NaCN還原為無毒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溫度 實驗次數 | 起始溫度t1℃ | 終止溫度t2/℃ | 溫度差平均值(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29.5 | 3.4℃ |
2 | 27.0 | 27.4 | 27.2 | 32.3 | |
3 | 25.9 | 25.9 | 25.9 | 29.2 | |
4 | 26.4 | 26.2 | 26.3 | 2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