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長江三峽蓄水后江心洲面積有擴大的趨勢 | |
B. | 大量農業開墾導致江心洲內部濕地銳減 | |
C. | 南水北調東線實施調水后江心洲面積縮小 | |
D. | 造船、沙場等產業退出使江心洲的發展趨于衰落 |
分析 江河中的沙洲,由河漫灘相和河床相沉積而成.它是由心灘不斷增大淤高而成,有的江心洲高出平水位以上,洪水泛濫時頂部蓋上懸移質泥沙;有的江心洲長期出露水面,洪水期也不沒入水面以下,它們都比心灘穩定,一般是洲頭沖刷,洲尾沉積,使江心洲不斷下移.
解答 解:由題可知,三峽蓄水后,泥沙淤積到庫區,下泄的泥沙減少,江心洲的面積趨于縮小,A錯;
農墾活動圍墾了大量濕地,江心洲的濕地大量銳減,B正確;
南水北調東線從揚州調水,對上游方向的南京沒有影響,C錯誤;
傳統工業的退出,是江心洲產業活動的升級,被生態科技類的產業活動所取代,是江心洲可持續發展的標志,D錯.
故選:B.
點評 本題以南京市西部江心洲及濱江綠道系統規劃圖為背景,屬于知識性試題,考查了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江心洲的形成和發展.解題時應注意對課本知識的把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水循環過程中蒸發吸收大量熱量,而在降雨時則將這些熱量釋放出來,從而形成了能量的交換 | |
B. | “三峽”的水能資源是由太陽能轉化來的水體的勢能 | |
C. | 水資源是可再生資源,與水循環無關 | |
D. | 華北平原的形成體現了水循環塑造地表形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地表徑流、地下徑流、蒸發、人工降水 | |
B. | 地下徑流、地表徑流、管道輸水、跨流域調水 | |
C. | 地表徑流、跨流域調水、蒸發、人工降水 | |
D. | 跨流域調水、地表徑流、管道輸水、人工降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方案 | 耕地 | 經濟林 | 生態林 | 草地 | 魚塘 | 其它 |
A | 22.6 | 16.6 | 36.2 | 19.3 | 5.1 | 0.2 |
B | 62.3 | 22.5 | 10.6 | 2.8 | 1.6 | 0.2 |
方案 | 土地侵蝕量 | 地表徑流量 | 每畝土地年收入 | |
1~5年內 | 6年以后 | |||
A | 36 | 68 | 62 | 260 |
B | 72 | 85 | 80 | 1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勞動力導向型和原料導向型工業 | B. | 技術導向型和市場導向型工業 | ||
C. | 動力導向型和勞動力導向型工業 | D. | 原料導向型和技術導向型工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