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 耕地 | 經濟林 | 生態林 | 草地 | 魚塘 | 其它 |
A | 22.6 | 16.6 | 36.2 | 19.3 | 5.1 | 0.2 |
B | 62.3 | 22.5 | 10.6 | 2.8 | 1.6 | 0.2 |
方案 | 土地侵蝕量 | 地表徑流量 | 每畝土地年收入 | |
1~5年內 | 6年以后 | |||
A | 36 | 68 | 62 | 260 |
B | 72 | 85 | 80 | 150 |
分析 寒潮是指冬半年來自極地或寒帶的寒冷空氣,像潮水一樣大規模地向中、低緯度的侵襲活動,寒潮襲擊時會造成氣溫急劇下降,并伴有大風和雨雪天氣,對工農業生產、群眾生活和人體健康等都有較為嚴重的影響.
解答 解:(1)由題中圖可以看出,圖甲中N地地處南嶺南側,位于冬季風背風坡,受冬季風影響小;距海近,受海洋影響,冬季氣溫較高,N地比M地緯度低,距冬季風源地較遠,受冬季風影響小,氣溫相對較高,所以N地受寒潮影響較小.
(2)由題中材料,M地為山地丘陵(江南丘陵)地區,方案B土地利用結構,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垂直差異,發展立體農業,有利于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改善生態環境,從表中數據看,方案B在6年后每畝地的年收入遠高于方案A,說明方案B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取得了經濟、環境效益,所以方案B更合理.
故答案為:(1)N地;①地處南嶺南側,位于冬季風背風坡;②距海近,冬季氣溫較高;③緯度低,相對溫暖(或距冬季風源地較遠,受冬季風影響。
(2)方案B; 原因是:M地為山地丘陵(江南丘陵)地區,方案B土地利用結構更為合理(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垂直差異,發展立體農業);有利于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改善生態環境;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點評 本題以我國南部沿海地區圖為背景,屬于知識性試題,考查了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寒潮的影響因素、土地利用結構調整.解題時應注意對課本知識的把握.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019年,2066年 | B. | 2066年,2019年 | C. | 2001年,2019年 | D. | 2001年,2066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長江三峽蓄水后江心洲面積有擴大的趨勢 | |
B. | 大量農業開墾導致江心洲內部濕地銳減 | |
C. | 南水北調東線實施調水后江心洲面積縮小 | |
D. | 造船、沙場等產業退出使江心洲的發展趨于衰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處的地址構造為向斜 | |
B. | 乙處的地貌為背斜山 | |
C. | 圖中地層K、T、P為由老到新 | |
D. | 如果沿地表從A到B方向走一次,能經過圖中所有的地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園地 | 城鎮 | 陸地水域 | 灘涂 | 未利用地 |
1991 | 48.08 | 14.47 | 18.72 | 0.34 | 0.21 | 9.65 | 7.96 | 0.35 | 0.22 |
2008 | 41.87 | 9.89 | 17.27 | 0.04 | 0.03 | 23.91 | 6.35 | 0.63 | 0.0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