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初二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光與鏡面成30°角射在平面鏡上.這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反射角為 ;如果光線垂直射在平面鏡上,反射角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初二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光射到空氣和玻璃的界面發生的現象,由圖可知, 是界面,入射光線是 ,界面的 側是空氣.折射角大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初二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是投影儀成像示意圖,其中凸透鏡的作用是成 (填“等大”、“縮小”或“放大”)、 (填“正立”、“倒立”)的實像,平面鏡的作用是 .如果圖中h=40cm,則凸透鏡的焦距一定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初二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照相機拍完個人照后再拍集體照,則相機到人的距離要 (增大/減小),鏡頭與膠片的距離要 (加長/縮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初二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根據題目要求作圖
(1)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甲中畫出物體AB所成的像.
(2)如圖乙所示,兩面平面鏡互相垂直,一束光線斜射到平面鏡上,請完成光路圖.
(3)根據圖丙中的入射光線作出相應的折射光線.
(4)如圖丁所示,AO是入射到平行玻璃磚上的光線,請畫出光通過上、下兩個界面的折射光線(注意標出法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初二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響乙音叉時,與甲音叉的叉股接觸的乒乓球會彈起來,這一現象既可以說明發聲的物體在 ,也能說明聲音可以在 中傳播;還能說明聲音在空氣中是以聲波的形式傳播的,聲波具有 ,若在月球表面上進行此實驗,則 (選填“還能”或“不能”)觀察到上述現象,這是因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初二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騰”實驗中,小明用了下面兩組實驗裝置(如圖甲、乙所示),根據實驗數據繪出了水沸騰時的溫度﹣時間關系圖象:如圖丙所示
(1)為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他應選擇的裝置是 (選填“甲”或“乙”).
(2)在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繪出了水沸騰時的溫度﹣時間關系圖象,如圖丙.請你找出丙圖中哪段圖象是錯誤的 ,你判斷的理由是 .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在交流時,發現各自測出的水的沸點大都高于100℃,可能原因是 (寫出一點).實驗時若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則測得試管內物質的溫度值偏 .
(3)若探究“冰的熔化”實驗,他應選擇的裝置是 (選填“甲”或“乙”),采用這種加熱方式的好處是 ;該實驗應該選用 (選填“較大的冰塊”或“較小的冰塊”),小明發現冰熔化過快,應采取的操作是 .
(4)如圖丁所示為小明在探究某種物質熔化規律的實驗中,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根據圖象特征回答下列問題:該物質是 (填“晶體”或“非晶體”);該物質的熔點是 ℃;該物質溫度為30℃時處于 態.(填“固”或“液”或“固液共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初二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活動中所選用的器材和活動過程如圖甲
(1)選擇蠟燭A和B的要求是: ,蠟燭經過兩個反射面都會形成像完全相同;
(2)如果在圖a 中蠟燭像的位置上放一張白紙板做屏幕,則白紙板上將 (填寫“有”或“沒有”)蠟燭的像;
(3)在尋找蠟燭A的像的能置時,眼睛應在蠟燭 (選填“A”或“B”),這一側觀察.
移動玻璃板后面的蠟燭B,使它與蠟燭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來確定蠟燭A成像的位置,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是 (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為了使像看起來更清晰,小成最好在 的環境中進行(選填“較亮”或“較暗”);
(4)在此實驗中,玻璃板要求豎直放置,而小明發現汽車的擋風玻璃卻不會豎直安裝,其主要原因是為了
(選填)
A.造型奇特
B.減小外界噪音的干擾
C.增大采光面積
D.排除因平面鏡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5)把蠟燭B放到A蠟燭像的位置上,將會看到圖c 所示的現象.這說明: .
(6)圖乙是他們經過三次實驗后,在白紙上記錄的像與物對應點的位置.他們下一步應該怎樣利用和處理這張“白紙”上的信息得出實驗結論: .
(7)他們發現,旁邊一組同學是將玻璃板和蠟燭放在方格紙上進行實驗的.你認為選擇白紙和方格紙哪種做法更好? ,說出你的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初二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芳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中,她按如圖甲裝配儀器 (圖中F點是焦點,H點是2倍焦距處),此時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
(2)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應把蠟燭向 調(填“上”、“下”);調節好蠟燭的高度后,她把蠟燭移到A點,此時光屏上的像很模糊. 為了得到清晰的像,應把光屏向 移動(填“左”或“右”);
(3)若想從光屏這側透過透鏡看到蠟燭正立、放大的像,此時應將物體放在 點(填字母).
(4)完成實驗后,某同學拿一個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透鏡之間并調節光屏,使光屏上出現燭焰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而拿走近視眼鏡則燭焰的像變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視眼鏡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將光屏適當遠離凸透鏡
B.將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C.將光屏適當移近凸透鏡或將蠟燭適當移近凸透鏡
D.同時將光屏和蠟燭適當遠離凸透鏡
(5)小明用9個紅色的發光二極管按“F”字樣鑲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蠟燭作為光源,又用同樣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實驗使用的凸透鏡焦距為10cm,實驗裝置如圖丙所示.同學們對小明使用的實驗裝置進行如下評價,其中錯誤的是
A.與燭焰相比,實驗使用的光源不會晃動,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較穩定
B.光源鑲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樣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C.零刻度線刻在光具座標尺的中央,可直接測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鏡的焦距未知,則利用此實驗裝置不能測量凸透鏡的焦距
(6)光源“F”放在15cm處,其大小如圖丁(A)所示,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線上.如果用遮光罩將凸透鏡的上半部分罩住,則光屏上所成的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初二第二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將甲手機掛在玻璃罩內,用乙手機撥打甲手機,能聽到甲手機響亮的振鈴聲,同時也能看見甲手機來電指示燈閃爍.如果用抽氣機不斷地抽取玻璃罩內的空氣,再用乙手機撥打甲手機,聽到甲手機的振鈴聲越來越小,最后幾乎聽不到振鈴聲,但仍能清晰地看到甲手機來電指示燈閃爍.據這個實驗可推測出( )
A.聲音和光的傳播都需要介質
B.聲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而光能
D.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而光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