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重力之比是1:8 | B. | 體積之比是8:1 | ||
C. | 與地面接觸面積之比4:1 | D. | 棱長之比1:2 |
分析 (1)已知兩個物體的質量關系,利用G=mg求解重力之比;
(2)求出甲、乙兩個物體的密度,可求其密度之比,又知質量之比,利用密度公式求解體積之比;
(3)已知兩物體的體積之比,利用體積公式求解棱長之比,進而可求面積之比.
解答 解:A、由題知,甲、乙兩個物體質量相等,根據G=mg可知其重力之比是1:1,故A錯誤;
B、由圖可知當V甲=1cm3時,質量m甲=8g,當V乙=2cm3時,質量m乙=2g,則甲的密度ρ甲=$\frac{{m}_{甲}}{{V}_{甲}}$=$\frac{8g}{1c{m}^{3}}$=8g/cm3;乙的密度ρ乙=$\frac{{m}_{乙}}{{V}_{乙}}$=$\frac{2g}{2c{m}^{3}}$=1g/cm3;所以ρ甲:ρ乙=8g/cm3:1g/cm3=8:1,又知m甲:m乙=1:1,則體積之比是$\frac{{V}_{甲}}{{V}_{乙}}$=$\frac{\frac{{m}_{甲}}{{ρ}_{甲}}}{\frac{{m}_{乙}}{{ρ}_{乙}}}$=$\frac{{m}_{甲}}{{m}_{乙}}$×$\frac{{ρ}_{乙}}{{ρ}_{甲}}$=$\frac{1}{1}$×$\frac{1}{8}$=1:8,故B錯誤;
CD、因為甲乙均為實心正方體,體積之比為1:8,則棱長之比為$\root{3}{1}$:$\root{3}{8}$=1:2.所以其面積之比,即與地面接觸面積之比12::22=1:4,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 根據圖象或圖表探究物質的規律是近兩年來出現較多的題目,圖象可以使我們建立更多的感性認識,從表象中去探究本質規律,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此題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綜合性很強.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春天里冰雪消融 | B. | ![]()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 ||
C. | ![]() 深秋的早晨大霧彌漫 | D. | ![]() 初冬的早晨霜打枝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蒸發和沸騰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 | |
B. | 燒水時在壺口上分看到的“白氣”是水蒸氣 | |
C. | 衣柜了的樟腦丸逐漸減少是汽化現象 | |
D. | 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放出熱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無論何種情況下,FI>F2=F3,η1最大 | |
B. | 無論何種情況下,s2>s3=2s1,η2=η3 | |
C. | 如果G1<G2,不計繩重和摩擦,F1<F2=F3 | |
D. | 如果G1>G2,不計繩重和摩擦,F1<F2=F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盡可能使用一個插座讓多個大功率用電器同時工作 | |
B. | 使用試電筆時,手要接觸筆尾的金屬體 | |
C. | 發現有人觸電,應該迅速用手將他拉開 | |
D. | 為了安全,保險絲應盡可能較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第4min時,水開始沸騰 | |
B. | 在第4-6min的過程中,水不吸熱 | |
C. | 在第6min后繼續加熱,水溫仍是100℃ | |
D. | 在實驗中,水的沸點是1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