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的電路中,已知電阻R1∶R2 = 1∶3。若甲、乙兩表均為電壓表,則當開關S閉合時,R1與R2 的連接方法是 聯,此時,兩表的示數之比U甲∶U乙= ;若甲、乙兩表均為電流表,則當開關S斷開時,兩表的示數之比I甲∶I乙=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
電熱膜是一種新型的電熱器件,如圖17甲所示是一種常見的電熱膜。
電熱膜是在絕緣的聚酯薄膜表面,經過特殊工藝加工形成的一條條薄的導電墨線,導電墨線兩端與金屬導線相連,形成網狀結構,其內部結構如圖17乙所示。
電熱膜通電工作時沒有發紅、熾熱現象產生,它與被加熱物體直接接觸,產生的熱量很快傳給被加熱物體,所以電熱膜本身溫度并不太高,不易氧化,使用壽命長。在制造電熱膜時,會出現不同區域導電墨線厚度不均勻的現象,厚的導電墨線電阻小。導電墨線電阻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如圖丙所示,這種溫度特性的優點是:它不會因厚度不均勻而出現嚴重發熱不均、局部過熱的現象,這是電熱絲所不具備的,它保證了電熱膜各處的溫度均勻。
(1)電熱膜取暖器工作時,室內空氣溫度升高是通過 方式增加空氣內能的。
(2)某根導電墨線的局部導電材料脫落,如圖17丁中A部分,這根導電墨線的電阻( )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以上三種情況均有可能
(3)與傳統的電熱絲加熱器相比,電熱膜取暖器的發熱效率高,原因是
。
(4)將圖17戊中一塊電熱膜接入電路,正常工作時金屬導線中A、B處電流分別為IA和IB,則( )
A.IA > IB B.IA < IB C.IA = IB D.IA ≤ IB
(5)電熱膜不會因厚度不均而出現局部過熱的現象,原因是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利用如圖17所示的裝置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
(1)U形管相當于一個 。向圖甲中的U形管內注入適量的紅墨水,當紅墨水靜止時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高度 。
(2)如圖乙所示,他將橡皮管的一端緊密地套在U形管左側的端口后,多次改變探頭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較每次的深度及相應的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高度差。這是為了探究 。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 。
(3)他換用其他液體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當探頭在下列液體中的深度相同時,U形管左右兩側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 (選填字母)。
A. 酒精(ρ酒精=0.8×103 kg/m3)
B. 植物油(ρ植物油=0.9×103 kg/m3)
C. 鹽水(ρ鹽水=1.1×103 kg/m3)
(4)若圖乙中U形管左右兩側紅墨水面的高度差h = 10 cm,則橡皮管內氣體的壓強與大氣壓之差約為 Pa。(ρ紅墨水≈1.0×103 kg/m3)(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下列估測中學生的數據,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
A.腳的長度約為250mm B.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1 km/h
C.體重約為500kg D.人體感覺舒適的溫度是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為了比較水和食用油的某種特性,小明用兩個相同的裝置做了如圖7所示的實驗.用溫度計測量液體吸收熱量后升高的溫度值,并用鐘表記錄加熱時間.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
物質 | 質量/g | 初始溫度/℃ | 加熱時間/min | 最后溫度/℃ |
水 | 60 | 20 | 6 | 45 |
食用油 | 60 | 20 | 6 | 68 |
(1)在實驗過程中控制加熱時間相同,是為了使兩種液體 ,通過比較 來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熱能力的差異.
(2)在此實驗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溫度相同,就要給 加熱更長的時間,此時水吸收的熱量 (選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熱量.
(3)通過實驗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質吸熱能力不同,物質的這種特性用 這個物理量來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