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材料一: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了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
材料二:1825年,瑞士物理學家科拉頓做了如下實驗:他將一個能反映微小變化的電流表,通過導線與螺旋線圈串聯成閉合電路,并將螺旋線圈和電流表分別放置在兩個相連的房間,如圖。他將一個條形磁鐵插入螺旋線圈內,同時跑到另一個房間里,觀察電流表的指針是否偏轉。進行多次實驗,他都沒有發現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
材料三: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用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里切割磁感線的時候,發現導體中產生電流,從而實現了利用磁場獲得電流的愿望。
(1)進行奧斯特實驗時,在靜止的小磁針上方,分別用圖甲和乙兩種方式放置一根導線。當導線通電時,小磁針發生明顯偏轉的是 (選填“甲”或“乙”)。
(2)科拉頓、法拉第等物理學家相繼進行如材料所說的實驗研究,是基于 的科學猜想。
(3)科拉頓的實驗中, (選填“已經”或“沒有”)滿足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要使他能觀察到電流表指針偏轉,你提出的一種改進方法是 。
(1)甲;(2)磁能產生電;(3)已經 將電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間內
【解析】
試題分析:(1)在進行奧斯特實驗時,在靜止的小磁針上方架設的導線與磁針NS極指向平行,通電時,小磁針才會發生明顯偏轉,故選甲。(2)由材料二、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分析可知:科拉頓、法拉第等物理學家相繼進行如材料所說的實驗研究,是基于磁能產生電的科學猜想。(3)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閉合電路中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由題中的相關信息知科拉頓的實驗中,已經滿足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要使他能觀察到電流表指針偏轉,你提出的一種改進方法是將電流表等器材置于同一房間內,便于及時觀察。
考點:電磁間的相互聯系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貴州省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數據是小明對身邊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計,其中基本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約為30m
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約為1.2m/s
C.一般中學生的質量大約為200Kg.
D.用手托住兩個雞蛋的力約為1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湖北省十堰市畢業生調研考試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將一個重30 N、體積為0.002 m3、用繩子懸掛著的物體浸沒在燒杯里的水中,物體受到的浮力是_____ N(g取10N/kg)。物體浸入水后,水對杯底的壓強 (填“增大”、“不變”或“減小”)。釋放繩子后,物體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省金華市四校九年級5月聯考科學試卷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明學會了測小燈泡的功率后,在老師的啟發下,進一步思考:電流一定時,小燈泡功率跟電阻有什么關系呢?于是他利用如圖所示電路,選用三個完好的小燈泡L1、L2、L3,測出它們在電流相同時的電阻和功率,來探究小燈泡功率與電阻的關系.
(1)他將燈L1正確接入電路后,閉合開關,發現無論怎樣移動滑動變阻器,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你認為他該如何操作來排除故障?
(2) 排除故障后,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通過燈L1的電流為0.2A,再測出L1兩端的電壓,然后計算出此時燈L1的電阻和實際功率,記錄在下表。
(3)換上燈L2,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為順利完成實驗,應將滑片P向_ _(選填“A”或“B”)端移動,再測出L2兩端的電壓,算出L2的電阻和實際功率;換上燈L3,做第三次實驗,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
次數 | 燈泡 | I/A | U/V | R/Ω | P/W |
1 | L1 | 0.2 | 2.4 | 12 | 0.48 |
2 | L2 | 1.6 | 8 | 0.32 | |
3 | L3 | 0.8 | 4 | 0.16 |
(4)分析表中數據可得結論:
(5)小波認為:為了控制實驗條件,小明每次實驗要換燈泡還要調節滑動變阻器,這樣的操作不夠簡便.對此你可以如何改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浙江省金華市四校九年級5月聯考科學試卷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教材中四幅插圖的說明,不正確的是( )
A.甲圖:家用電器要裝接地線是為了用電安全
B.乙圖:直線電流周圍的磁場方向的判定方法
C.丙圖:電鈴是利用電磁鐵工作
D.丁圖:將水燒開后移去酒精燈若要使水重新沸騰需馬上往里打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區九年級教學調研測試二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圖甲是小燈泡L和電阻R的電流隨電壓變化圖象,將它們按圖乙所示接入電路中,只閉合開關S,小燈泡的實際功率為1W;再閉合開關S1后,電流表示數變化 A,此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蘇州市區九年級教學調研測試二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在MH370失聯后,由東海艦隊導彈驅逐艦長春艦、導彈護衛艦常州艦和綜合補給艦巢湖艦組成的中國第17批護航編隊參與了搜救工作。
(1)當軍艦在平靜的水面上航行時,它所受的浮力 它的總重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當軍艦上艦載飛機起飛后,軍艦艙底受到海水的壓強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護航編隊在較近距離時一般采用前后護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護航。這是因為當兩船高速并排行駛時,兩船之間流體流速 ,壓強 ,容易發生碰撞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鹽城市東臺第一教研片九年級3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比較相同厚度的海綿和棉花的保溫性能的實驗中,小明先用海綿包著裝有熱水的燒瓶,每隔5min測量一次水的溫度,用t1表示.25min后,將海綿換成相同厚度的棉花,每隔5min測量一次水的溫度,用t2表示,實驗記錄如下表.用表中數據作出t2-t圖像如圖中圖線2所示.
(1)圖示溫度計是10min時t1的值,讀數為 ℃.
(2)用海綿包裹時,25min內燒瓶中水的溫度下降 ℃,此過程中瓶中水的內能 (減小/不變/增加).
(3)兩次測量的25min內,用海綿包裹時水放出的熱量 (大于/等于/小于) 用棉花包裹時水放出的熱量.
(4)在坐標紙中作出t1-t圖像.
(5)根據實驗能否得出結論?如能,寫出結論,如不能,請說明理由.
答: (能/不能).結論或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3-2014學年江蘇省泰興市九年級6月聯考(二模)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如圖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鏡經折射后射到一個平面鏡上.請在圖中畫出射向凸透鏡的入射光線和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