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木塊漂浮,木塊的質量等于排開水的質量,根據m=ρV可求;
(2)已知邊長可求木塊的體積,由ρ=$\frac{m}{V}$可求密度;
(3)由圖可求h的大小,再根據W=Gh可求重力做的功.
解答 解:(1)因為木塊漂浮,木塊的質量等于排開水的質量,
m木=m排=ρ水V排=ρ水×a2×h=1×103kg/m3×(0.1m)×(0.1m)×0.06m=06kg;
(2)木塊的密度:
ρ=$\frac{m}{V}$=$\frac{0.6kg}{(0.1m)^{3}}$=0.6×103kg/m3;
(3)木塊開始下沉到恰好浸沒時,
木塊在重力的方向上運動的距離;h=10cm-6cm=4cm=0.04m,
重力G對木塊做的功:
W=Gh=m木gh=0.6kg×10N/kg×0.04m=0.24J.
答:(1)木塊的質量是0.6kg;
(2)木塊的密度是0.6×103kg/m3;
(3)木塊開始下沉到恰好浸沒時重力G對木塊做的功是0.24J.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漂浮、密度、功的知識點,是一道綜合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測量項目名稱及單位 | 體重/kg | 步行速度/(m/s) | 腿長/cm | 步距/cm | 重心上升的高度/m |
測量數據 | 50 | 1 | 65 | 50 | 0.0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電池、開關、滑動變阻器和燈泡連接成串聯電路,把開關閉合后,發現燈泡不發光,說明電路一定為斷路 | |
B. | 往某溶液中滴入氯化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說明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 | |
C. | 將干冷的燒杯罩在蠟燭的火焰上方,內壁出現小水珠,說明蠟燭中含有氫元素 | |
D. | 用顯微鏡觀察某組織的裝片時,發現細胞內沒有葉綠體,說明該組織為動物組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地理的兩極和地磁場的兩極并不重合的現象是我國宋代學者沈括最早發現的 | |
B. | ![]() 我國最早指南針“司南”是把天然磁石琢磨成勺子形狀,自然靜止時它的勺柄指向北方 | |
C. | ![]() 揚聲器的線圈中通入攜帶隨聲音信息時刻變化的電流,使得它在一個瞬間和下一個瞬間受到不同的力,于是帶動紙盆振動起來,發出了聲音 | |
D. | ![]() 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會產生電流,這是法拉第發現的“電磁感應”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S、N | B. | S、N、N | C. | N、N、S | D. | S、N、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