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植物需要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提供生存的營養,據此分析;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條件可對物體的體積與排水的體積進行比較,最后確定水位的變化;
(3)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浮力的產生原因,以及浮沉條件的內容,可對選項中的說法逐一做出判斷;
(4)照相機成像時,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即符合“物近像遠像變大”的變化規律.
解答 解:
(1)西湖在整治前,水的能見度比較低,水草種到西湖湖底的淤泥里不能得到充分的太陽光照射,無法進行有效的光合作用,因此,過不了幾天就會死.
(2)淤泥挖出前在水底,其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重力;當挖泥船將一噸的湖底淤泥挖出后放置于船上,相當于這些淤泥漂浮,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即淤泥受到的浮力增大了;由F浮=ρgV排可知,相當于淤泥排開水的體積也增大了,因此,假設西湖是一個密閉的不受外界影響的大容器,此時水面會略有上升.故A符合題意;
(3)A.湖面上勻速直線行駛的客船處于平衡狀態,因此所受力為平衡力,故A正確;
B.湖水中靜止的金魚處于平衡狀態,所受力為平衡力,故B正確;
C.浮力產生的原因是液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斷橋在水中的橋墩下方深陷在淤泥中,沒有受到水的向上的壓力,因此,橋墩所受浮力為0,故C正確;
D.根據浮沉條件,只有重力大于浮力時,物體才會下沉;金魚從湖面游到深水中,其重力不變,需要排出魚鰾中的空氣,使自身排開水的體積減小,從而減小浮力,達到下潛的目的.故D錯誤.
故選D.
(4)A.拍照者往挖泥船靠攏,使船處于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間,此時會成倒立、放大的實像,這不符合照相機成像的原理,故A錯誤;
B.拍照者遠離挖泥船,會使物距增大,像距減小,像變得更小,故B錯誤;
C.拍照者位置不變,調節鏡頭位置,使底片遠離鏡頭,此時成像的大小不變,但像會變得不清晰,故C錯誤;
D.調換大焦距鏡頭,相當于減小了物距,根據“物近像遠像變大”可知,所成的像會變大,故D正確.
故選D.
故答案為:(1)水體污染,透光性差,水草吸收不到足夠的太陽能;
(2)A;(3)D;(4)D.
點評 本題以西湖為背景,考查了有關太陽能的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條件的應用、平衡力的辨別、凸透鏡成像的特點等多個知識點,有一定綜合性.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時間/min | …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溫度/℃ | … | 92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一個中學生的身高大約為15dm | |
B. | 教室門口高約200cm | |
C. | 在校運會中,百米賽跑運動員的速度約為15m/s | |
D. | 升旗時,在國旗上升的過程中,國歌唱響的時間約為1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