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數 | F1/N | l1/cm | F2/N | l2/cm |
l | 1 | 10 | 2 | 5 |
2 | 2 | 10 | 1 | 20 |
3 | 2 | 15 | 3 | 10 |
分析 (1)杠桿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轉動狀態都為杠桿的平衡狀態;在實驗中也必須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是為了便于測量力臂,實驗前,應首先進行杠桿平衡調節,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左、右兩端的螺母(或一端的螺母)向杠桿上翹的一端調節.
(2)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動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叫阻力臂.
(3)用杠桿平衡條件可對兩側的力的力臂的乘積進行分析,最后做出判斷.
(4)分析拉力作用下其力臂變化情況,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找到原因.
(5)認清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據指針的位置讀數;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桿上,便于測量力臂大小;杠桿的重心過支點,消除杠桿重對杠桿平衡的影響;
(6)首先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求得2個鉤碼的重力,再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即可求得此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
解答 解:(1)圖甲中實驗前沒掛鉤碼時,杠桿處于靜止的平衡狀態;發現杠桿右端上翹,調節時重心應向右移動,應將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一些,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實驗中也必須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是為了便于測量力臂;
(2)“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是在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動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條件下得出的,也就是實驗過程中沒有改變動力或阻力的方向.故選項A、C、D錯誤,選項B正確.
(3)設一個鉤碼的重力G,一格的長度為L,則當杠桿兩側的鉤碼各取下一個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
左邊=2G×2L=4GL>右邊=G×3L=3GL;
故杠桿不再水平平衡,左側會下降;
(4)在杠桿右側掛上鉤碼,在右端用測力計水平拉動,當杠桿拉到水平位置時拉力的力臂通過支點,即力臂為0,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始終不能平衡;
(5)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刻度值為0.1N,指針在3N以下三格處,示數為3.3N;
用如圖丁所示裝置進行探究,杠桿的重心沒有通過支點,杠桿的自重對杠桿平衡有影響;
(6)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得:3.3N×4L=G×6L,
解得:G=2.2N,
將圖中彈簧測力計拉力的作用點從C點移到E點,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則F×12L=G×6L,即F×12L=2.2N×6L,
解得F=1.1N.
故答案為:
(1)平衡;右;便于測量力臂;
(2)B;
(3)左側會下降;
(4)水平位置的動力臂為零;
(5)3.3;杠桿自重;
(6)1.1.
點評 本題考查了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過程,從原理到實際操作、實驗方法、數據分析等,考查較為全面,是我們應該掌握的重點實驗.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6 | B. | 4:1 | C. | 9:4 | D. | 1: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整理器材,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 |
B. | 對換L1和L2的位置,再測出一組電流值 | |
C. | 改變電源電壓,再測出幾組電流值 | |
D. | 換用不同規格的小燈泡,再測出幾組電流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序號 | 1 | 2 | 3 |
A到玻璃板的距離/cm | 3.00 | 5.00 | 8.00 |
B到玻璃板的距離/cm | 3.00 | 5.00 | 8.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當在導體乙的兩端加上1V的電壓時,通過乙導體的電流為0.1A | |
B. | 將甲、乙兩導體并聯接到電壓為2V的電源上時,干路的電流為0.6A | |
C. | 導體甲的電阻小于導體乙的電阻 | |
D. | 導體兩端的電壓為零時,導體的電阻也為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紙鍋能將水燒開,是因為紙的著火點比水的沸點低 | |
B. | 夏天在地上灑水能降溫,是利用了水的蒸發吸熱 | |
C. | 將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間里冰會熔化,是因為冰的熔點為0℃ | |
D. | 冬天在菜窯里放幾桶水能防止菜被凍壞,是利用了冰的熔化吸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