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小車對木塊做功的多少體現了小車動能的大小,對木塊做功的多少可以由木塊移動距離來體現;
(2)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探究動能與質量關系時,控制速度不變;探究動能與速度關系時,控制質量不變.該實驗也采用了轉換法,通過比較小車推動木塊移動的距離來反映小車動能的大;
(3)摩擦力的大小影響因素是: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 解:(1)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上由靜止滑下,通過觀察小車推動木塊距離的遠近來判斷小車對木塊做功的多少,確定小車動能的大。
(2)圖中實驗中讓同一輛小車從同一個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靜止開始運動,“同一小車”控制了小車的質量不變,小車放置的位置越高,運動的速度也就越大,因此該實驗探究的是小車動能與運動速度的關系,得出的結論:質量一定時,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3)在甲、乙兩次移動過程中,木塊對木板的壓力不變,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木塊受的摩擦力大小不變,即f甲=f乙;
故答案為:(1)木塊被推動距離的遠近;(2)質量一定時,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大,動能越大;(3)等于.
點評 該題考查了轉換法、控制變量法等研究方法在探究實驗中的應用,在平時做實驗時要多觀察,多思考.同時考查了學生對摩擦力影響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常見題目.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編 號 | 材料 | 長度(cm) | 橫截面積(mm2) | 編 號 | 材料 | 長度(cm) | 橫截面積(mm2) |
A | 銅 | 60 | 0.76 | F | 銅 | 80 | 1.02 |
B | 銅 | 60 | 0.89 | G | 鐵 | 80 | 1.02 |
C | 銅 | 60 | 1.02 | H | 纖維 | 100 | 1.02 |
D | 銅 | 80 | 0.76 | I | 尼龍 | 100 | 1.02 |
E | 銅 | 100 | 0.76 |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光照度(勒克斯)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光敏電阻R1 | 60 | 30 | 20 | 15 | 12 | 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