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同學騎自行車去看望乙同學,得知消息后,乙同學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車返回,整個過程他們的位置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據圖可知正確的是
A. 兩同學在時相遇B. 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 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來的倍D. 整個過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規格完全相同的滑輪,用相同的繩子繞成甲、乙兩個滑輪組,分別提起重為G1和G2的兩個物體,不計摩擦與繩重,比較它們的省力情況和機械效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G1=G2,則F1<F2,甲的機械效率高 B. 若G1=G2,則F1>F2,乙的機械效率高
C. 若G1<G2,則F1<F2,甲、乙的機械效率相同 D. 若G1<G2,則F1<F2,乙的機械效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中,不能說明“流速大小對流體壓強有影響”的是( )
吹氣時A管中水面上升
A. 吹氣時紙條向上飄
B. 用吸管從瓶中吸飲料
C. 吹氣時紙片向下凹陷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導體的電阻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甲同學的猜想是:①電阻可能與導體的材料有關.
乙同學的猜想是:②電阻可能與導體的溫度有關
丙同學的猜想是:③電阻可能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有關
根據你掌握的電學知識,你認為:④電阻還與________有關.
(2)現有金屬材料甲與金屬材料乙制成的各種不同規格的金屬絲,規格如下表.選用導線A和 B 進行實驗,可以探究________(選填“甲”“乙”或“丙”)同學的猜想.要想探究猜想:①應該選用________(選下面表格中導線的字母代號)兩根導線進行實驗.在此實驗中運用了________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劉同學在探究如圖所示的“動滑輪使用特點”的實驗時,得到了下表的實驗數據:
實驗次數 | 鉤碼的重力G/N | 鉤碼上升的距離h/cm | 拉力F/N |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 離s/cm |
1 | 2 | 3 | 1.2 | 5.9 |
2 | 4 | 4 | 2.2 | 8.1 |
(1)為了保證實驗的準確性,你建議劉同學應該__________拉動繩子讓物體上升。
(2)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由實驗數據分析,S和h關系的表達式為:_______。
(3)小東同學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得出結論:“使用動滑輪時拉力等于貨物重力的一半”。小華同學認為小東的結論是錯誤的,你認為正確的結論應該是:_______________。
(4)老師想利用表格中的數據計算一下此滑輪的機械效率,請你利用第二次實驗數據幫老師計算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________。(要有計算公式和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面對神奇的物理現象,人們在迷茫、好奇、敬畏的同時,不斷地努力探索.如圖所示是在物理學的發展中作出過巨大貢獻的科學巨匠,你能根據介紹說出他們的名字嗎?
甲 乙 丙 丁
(1)如圖甲所示,他是著名的天文學家、自然科學的先驅.他用日心說否定了影響人類達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說,有力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他是__________.
(2)如圖乙所示,他是經典力學和實驗物理學的先驅,他率先用望遠鏡觀察天空,由此得到的關于天體運行的結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說.他是________.
(3)如圖丙所示,他被人們譽為偉大的物理學家.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構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典物理學體系.他發現日月星辰的運轉與蘋果下落有某些相似之處,從而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運動三大定律.他是________.
(4)如圖丁所示,他被譽為20世紀杰出的物理學家.他認為:當物體的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人們所熟悉的空間和時間等概念都會發生變化.他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9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每小一格為1 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字分別表示“分:秒”),則
(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 進行測量的。
(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的坡度較 (填“大”或“小”)。
(3)SAB= cm,tAB= s,vAB= m/s。
(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剛同學測量2.5V小燈泡的電阻時,連接的電路如圖.
(1)檢查電路,發現有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你在連接錯誤的導線上打“×”______,若沒有發現錯誤,閉合開關,會出現________ 現象.在圖中補畫出正確的連線.閉合開關前,他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到________ 端(填“A”或“B”);
(2)小剛改正錯誤后,按正確的操作測得的數據如下表:
則第1次測得的小燈泡的電阻為_________;從表中計算出三次小燈泡的電阻不相等.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聲音的特征:
(1)為了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下面幾個實驗,如圖甲所示,你認為能夠完成探究目的是 ,通過探究可知:音調是由發聲體振動的 決定的.
(2)在敲鼓時,用鼓錘敲擊鼓面,在聽到鼓聲同時,還可看見鼓面上小紙團在跳動,說明鼓聲是由于鼓面的 產生的;用力越大,聽到的鼓聲越響,表明鼓面的 越大,鼓聲的響度越大.
(3)如圖乙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 (選填“鋼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動發出的聲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撥動鋼尺,則聽到聲音的 (選填“音調”、“音色”或“響度”)變大;逐漸增加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仔細聆聽鋼尺振動發出聲音后,發現音調逐漸變 (選填“高”或“低”)了,觀察發現此時鋼尺振動慢了,當鋼尺伸出桌面超過一定長度時,雖然用同樣的力撥動鋼尺,卻聽不到聲音了,這是由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