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實驗通過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轉換法;
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實驗時應采用控制變量法,即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一個因素相同,在實驗中,所選用的受壓物體的材料要相同且形變程度明顯.
解答 解: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要控制壓力大小相同,只改變受力面積大小,且受壓物體的材料要相同且形變程度明顯.故能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有關的是甲、丙實驗;
實驗過程中,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海綿的凹陷程度表現出來的;
因丙丁實驗,選用的受壓物體的材料不同,故根據形為效果判斷壓力的作用效果還與壓力的大小有關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甲、丙;海綿的凹陷程度;錯誤.
點評 本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主要考查控制變量法及轉換法的應用,在實驗中,所選用的受壓物體的材料要相同且形變程度明顯.體現了對過程和方法的考查.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控制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是為了讓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初速度相同 | |
B. | 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是一個科學的理論 | |
C. | 地球上沒有不受力的物體,但受平衡力的物體可以參照牛頓第一定律進行分析 | |
D. | 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一定不受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名中學生右手的握力大約2000N | |
B. | 一名中學生的重力大約是200N | |
C. | 一名中學生爬樓的功率大約是100W | |
D. | 一名中學生雙腳站立在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大約是2.5×105P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