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聲音的有關知識之后,小杰等同學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二胡、琵琶等弦樂器為什么能演奏出不同音調?在認真觀察孩樂器之后,他們提出了這樣幾種猜想:
①弦樂器的音調跟弦的長短有關;
②樂器的音調跟弦的松緊有關;
③弦樂器的音調跟弦的粗細有關.
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確?小杰等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
如圖所示,將一根胡琴弦的一端繞結在桌子的腿上,另一端繞過桌邊的小滑輪,掛上幾個砝碼,使它在桌面上拉緊,并用A、B兩個三角形柱狀小木塊將弦支起.用一把塑料尺彈撥弦的中部,就可以聽見弦發出的聲音.然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A、B間的距離進行了多次實驗,發現A、B間的距離越長,音調越低.
他們通過分析歸納,總結得出弦樂器的音調跟弦長短之間的關系,
(1)小杰通過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同一根弦,松緊相同時,弦越長音調越 .
(2)小提琴演員演奏時,手指要在弦上不停地移動,這樣做的作用是 .
(3)據此可知,弦樂器的音調的高低是可以調節的,當弦越緊時,弦發出的音調越 ,當弦越粗時,弦發出的音調越 .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蘇無錫江陰市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在測量阻值約為5Ω的定值電阻Rx的實驗中,電源電壓保持3V不變,小明和小亮用圖甲所示的器材進行實驗.
(1)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實物圖甲的連接;
(2)小明在閉合開關前,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移到最 (“左”或“右”)端;
(3)實驗時,小明調節滑動變阻器,改變Rx兩端的電壓和電流,得到三組電壓和電流值,根據公式 R= 得到三次實驗的電阻值,分別為R1=5.1Ω,R2=5.3Ω,R3=5.2Ω,則實驗測得值應為Rx= Ω.
(4)在某次實驗時,電壓表因出現故障而不能使用,小亮用原有的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增添一個定值電阻R0和一個單刀雙擲開關,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
測量時,閉合S1,將S2撥到l,記下電流表的示數為I1;再將S2撥到2,記下電流表的示數為I2,小亮說待測電阻RX=,小明認真分析電路后發現,小亮的方法不合理,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常州市八年級(上)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雪花落水也有聲
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是有科學道理的,但是卻缺少發現它們的眼睛.一般的常識告訴我們,雪花落水靜悄悄,毫無聲響,但科學家發現,雪花落水真的能發出聲波.
首先要說明的是,雪花落水發出的聲波頻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間,高于人們能聽見的聲波頻率.但是,海里的鯨魚就能聽到雪花落水所產生的聲響,并且這些聲響令鯨魚異常煩躁.
冷戰時期,當時美國海軍要監視蘇聯潛艇的活動,他們發現,在下雨的時候,水下聲吶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聲干擾,甚至干脆無法監聽.
著名的約翰•霍甫金斯大學機械工程系的普羅斯佩勒提教授斷定,這些聲音不是雨滴撞擊水面發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氣泡振動發出的,他利用每秒可拍攝1000張照片的高速水下攝影機拍攝發現,下雨時水中確實產生氣泡,這些氣泡還在不斷地收縮、膨脹、振動.經過理論分析和數學計算,普羅斯佩勒提教授發現,下雨時產生的噪聲的頻率和衰減情況確實與氣泡的振動情況一致,而且大氣泡振動產生低頻聲波,小氣泡振動產生高頻聲波.
漁民也常抱怨,在下雪時他們的聲吶也常常偵聽不到魚群,經過實驗驗證,普羅斯佩勒提教授發現雪花落水時也產生氣泡,同樣,這些氣泡也振動,從而發出聲波.其實,無論是人們打水漂時所聽到的細微聲響,還是瀑布的隆隆震響,都不是(或主要不是)來自石塊及巖石與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氣泡.
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從事科研的人們在發現真理的時候又是多么幸福.
(1)雪花落水發出的聲波屬于 (超聲波/次聲波).
(2)聲吶裝置是利用仿生學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種生物 .
A.蝙蝠 B.貓 C.狗 D.大象
(3)雪花落水發出的聲音對人來講不是噪聲,站在鯨魚的角度看 (是/不是)噪聲.
(4)科學家發現,不論是雪花落水發聲,還是雨滴落水發聲,都是由于氣泡的 產生的,這個聲音能被鯨魚聽到,說明 能傳播聲音.
(5)在探究雨滴落水產生聲音的過程中,科學家進行了下列過程,請你把它們按正確的順序排列起來 (填序號).
a.歸納分析
b.進行實驗
c.提出假設
d.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浙江臺州臨海縣大田中學初三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現象中屬于能量轉移的是( )
A.古人鉆木取火
B.熱水瓶中的水蒸氣把瓶塞頂開
C.鋼鐵在火爐中熔化
D.人造地球衛星的太陽能光電池充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濟寧鄒城市初二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數據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A.人眨眼一次的時間約為5s B.正常人脈搏每秒跳動約70次
C.中學生課桌高度約80cm D.一支新鉛筆的長度約15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漳州立人中學八年級(上)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的光現象中,與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屏幕上的“手影”
B.
茶杯在鏡中的“倒影”
C.
水中筷子“變彎”
D.
鋼筆“錯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九年級(上)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幾位同學拿來一個滑動變阻器,看到銘牌上標有“20Ω 1A”的字樣,這幾位同學討論時說出了以下幾種對銘牌意義的理解,你認為正確的是( )
A.電阻的最小值是20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1A
B.電阻的最小值是20Ω,允許通過的最小電流是1A
C.電阻的最大值是20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1A
D.電阻的最大值是20Ω,允許通過的最小電流是1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湖北武漢二十五中初三上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在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實驗中,當閉合開關S時,發現燈泡L亮,電流表電壓表都有較小的偏轉,則燈泡不亮的原因是( )
A.變阻器R的阻值太大
B.燈泡L斷路
C.燈泡L被短接
D.開關S被短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