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發聲的物體一定在振動,只要物體振動我們就能聽到聲音 | |
B. | 醫生用聽診器檢查病人身體,主要是因為聽診器減小了聲音的分散 | |
C. | 人們聽不到次聲波,是因為次聲波的振動幅度太小 | |
D. | 物體振動的越快,聲音的傳播速度越大 |
分析 (1)我們要聽到聲音除了發聲體的振動外,還要有傳聲的介質和完好的人耳;
(2)影響響度的因素:振幅和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減小聲音的分散可以增大響度;
(3)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但次聲波的頻率低于20Hz.
(4)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與振動快慢無關.
解答 解:A、只要物體振動就一定可以發出聲音,但我們不一定能夠聽到聲音,故A錯誤;
B、聽診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聲音在管內空氣中集中傳播,減小聲音的分散,從而可以聽到更清楚的聲音,然后根據經驗判斷是否有病癥,故B正確;
C、次聲波的頻率較低,不在人耳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之內,所以不能聽到次聲,故C錯誤;
D、聲音的傳播速度與傳播介質、溫度有關,與物體振動的快慢無關,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此題考查我們對于物理現象的分析能力,看到一個物理現象,我們要能夠從中找出相關的物理知識,并能根據已知的知識和相關現象得到新的知識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 | |
B. | 所有能源都是一次能源 | |
C. | 目前核能發電主要是利用核聚變方式 | |
D. | 因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