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利同學在一個養蜂場看到許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雙翅沒有振動,仍嗡嗡地叫個不停。她對《十萬個為什么》中“蜜蜂發聲是不斷振動雙翅產生的”這一結論產生懷疑。蜜蜂的發聲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聶利同學的主要探索過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雙翅用膠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發聲。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雙翅,蜜蜂仍然發聲。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發現兩粒小“黑點”,蜜蜂發聲時,黑點上下鼓動。
④用大頭針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點,蜜蜂不發聲。
請回答:
(1)聶利同學在實驗時,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
(2)從實驗①和②可得出的結論是 。
(3)根據實驗③提出一個猜想:蜜蜂的發聲部位
(4)從實驗③和④可得出的結論是:蜜蜂是靠 發聲。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學校科技小組參加市科技創新大賽,研究光在水和玻璃中的反射規律和折射規律,從實驗中得到如下數據,表1是光從空氣射入水中的測量數據,表2是光從空氣射入玻璃的測量數據:
表1
入射角α | 0° | 15° | 30° | 45° | 60° |
反射角β | 0° | 15° | 30° | 45° | 60° |
折射角γ | 0° | 11.3° | 22.1° | 3 | 40.9° |
表2
入射角α | 0° | 15° | 30° | 45° | 60° |
反射角β | 0° | 15° | 30° | 45° | 60° |
折射角γ | 0° | 9.9° | 19.5° | 28.1° | 35.3° |
對表1、表2的數據進行歸納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寫兩條)
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聲音是一種常見的現象,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以下有關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有些高科技產品,不振動也可以發出聲音
B.“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
C.市區內某些路段“禁鳴喇叭”,這是在聲音傳播的過程中減弱噪音
D.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具有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6甲所示是現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裝的監控攝像頭,它可以拍下違章行駛或發生交通事故時的現場照片。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透鏡,它的工作原理與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相似。如圖6乙和丙是一輛汽車經過路口時與一輛自行車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兩張照片,由圖可以看出汽車是逐漸
(選填“靠近”或“遠離”)攝像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圖2所示的光學作圖有誤的一項是:( )
A 甲:平行光線射到凸面鏡后的反射光線
B、乙:光從空氣斜射入水后的折射光線
C、丙: 凸透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
D、丁:一束光線射到平面鏡后發生反射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晴朗的冬天,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頭發,頭發會越梳越松,其主要原因是( )
A、頭發和梳子磨擦后,頭發帶同種電荷互相排斥 B、梳頭發時,空氣進入頭發
C、梳子對頭發本身有吸引作用 D、梳發時,頭發收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在靠近爐火一段時間后,發現他黑色的上衣袖子比白色的衣兜熱得多,這是怎么回事呢?是因為物體吸熱能力不同嗎?小明想是不是不同顏色物體的吸熱本領不同呢?于是他又做了如下實驗:將同樣多、溫度相同的水分別倒入兩個礦泉水瓶中,用白紙和黑紙分別將瓶子包起來
(如圖14)然后將兩個瓶子放在太陽光下,每隔3分鐘測一測瓶中水的溫度。經過半個小時的實驗,小明得到的兩瓶中的水溫變化情況如下表所示:
日照時間(min) | 0 | 3 | 6 | 9 | 12 |
| 18 | 21 | 24 | 27 | 30 |
白紙瓶水溫(0C) | 23 | 24 | 25 | 25 |
| 27 | 27 | 28 | 29 | 29 | 30 |
黑紙瓶水溫(0C) | 23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小明對上述的實驗數據進行了分析,得出了一個初步的結論。
根據你剛才的閱讀,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小明得出的結論是:
②探究出的這個結論在日常生活中有何應用?請舉一例: 。
③ 在這次探究過程中,小明所運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④在這次探究過程中,小明所經歷的探究要素是:提出問題、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