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在生態系統中,物質能量是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的,并逐級減少,每一個營養級大約減少20%,能量的傳遞效率約為80%.
(2)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這種關系的,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3)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4)物質能量沿著食物鏈、食物網流動并逐級遞減;有毒物質在生物體內不易分解和排出,隨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逐級積累.
解答 解:(1)食物鏈是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由食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鏈狀結構.該圖中共有6條食物鏈:分別是草→食草昆蟲→吃蟲的鳥→貓頭鷹、草→食草昆蟲→蜘蛛→吃蟲的鳥→貓頭鷹、草→食草昆蟲→青蛙→蛇→貓頭鷹、草→食草昆蟲→蜘蛛→青蛙→蛇→貓頭鷹,草→鼠→貓頭鷹,草→鼠→蛇→鷹.
青蛙吃蜘蛛,是為了獲取食物,因此,蜘蛛和青蛙是捕食關系;青蛙和蜘蛛都吃食草昆蟲,二者相互爭奪食物,因此,蜘蛛和青蛙還有競爭關系.所以,蜘蛛和青蛙的關系是“捕食、競爭”.
(2)圖中植物是生產者,各種動物是消費者,因此作為完整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圖中還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沒有體現.
(3)有毒物質沿著食物鏈傳遞積累的,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越多.圖中營養級最高的是貓頭鷹.因此,如果該生態系統中噴灑殺蟲劑,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生物是貓頭鷹.
(4)能量是生態系統的動力,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在生態系統中能量開始于太陽輻射能的固定,結束于生物體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動的過程稱為能流,在生態系統中只有綠色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因此,該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根本來源是太陽光.
(5)在沒有人類干擾的情況下,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叫做生態平衡,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如果,人類的干擾超過了這種能力,生態平衡就會受到破壞.
故答案為:
(1)6;捕食和競爭;
(2)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貓頭鷹;
(4)太陽光;
(5)自動調節.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問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球藻 地錢 滿江紅 | B. | 葫蘆蘚 腎蕨 油松 | ||
C. | 桫欏 紅豆水稻 | D. | 衣藻 蘇鐵 牡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