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生物興趣小組做了“探究玉米種子萌發所需的外界條件”的實驗,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員,請補全下列實驗方案。
(1)提出問題:水對玉米種子的萌發有影響嗎?
(2)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設計實驗:
①取甲、乙兩個培養皿,在兩個培養皿內各鋪一層吸水紙。
②將20粒飽滿的玉米種子放置于甲培養皿中,再將______________放置于乙培養皿中。
③設置對照實驗,甲培養皿_______,乙培養皿_______,在其它條件相同且適宜的情況下,培養一段時間。(從下列A.B.中選擇)
A.不加水 B.加適量水
從中找出本實驗的單一變量是____________。為了確保實驗只有一個變量,應采用_______實驗。
④每日定時觀察甲乙培養皿中玉米種子的萌發情況,并做好記錄。
(4)實驗現象:甲培養皿玉米種子萌發,乙培養皿玉米種子不萌發。
(5)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達和交流:為什么用20粒玉米種子而不用1粒玉米種子做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水對玉米種子萌發有影響(或水對玉米種子萌發沒有影響) 20粒飽滿的玉米種子 B A 水 對照 水對玉米種子萌發有影響,種子萌發需要水 1粒種子具有偶然性,為了減少數據的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準確所以用20粒種子
【解析】
(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
(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2)作出假設:假設是根據生活實際或已有經驗對問題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據探究提出的問題“水對玉米種子的萌發有影響嗎?”可以假設為:水對玉米種子萌發有影響,或水對玉米種子萌發沒有影響。
(3)設計實驗:①取甲、乙兩個培養皿,在兩個培養皿內各鋪一層吸水紙。
②為了控制變量種子的數量應該相等,因此將20粒飽滿的玉米種子放置于甲培養皿中,再將20粒飽滿的玉米種子放置于乙培養皿中。
③甲培養皿玉米種子萌發,乙培養皿玉米種子不萌發,因此設置對照實時,甲培養皿B加適量的水,乙培養皿A不加水,在其它條件相同且適宜的情況下,培養一段時間。甲乙唯一不同的量是水,因此本實驗的單一變量是水。
④每日定時觀察甲乙培養皿中玉米種子的萌發情況,并做好記錄。
(4)實驗現象:甲培養皿玉米種子萌發,乙培養皿玉米種子不萌發。
(5)實驗結論:甲培養皿有水,種子萌發;乙培養皿沒有水,種子不萌發,因此可得到結論:水對玉米種子萌發有影響,種子萌發需要水。
(6)表達和交流。做實驗要有充足的一定量的種子如20粒,不能用1粒種子作實驗,因為1粒種子具有偶然性、為了減少數據的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準確所以用20粒種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用藥和急救的做法,正確的是( )
A.人工呼吸前,要清除被救者口鼻內異物
B.標有“OTC”字樣的藥是處方藥
C.傷口緩慢流出暗紅血液,指壓血管的近心端止血
D.胸外心臟按壓的頻率為每分鐘30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學生用圍棋子模擬生殖細胞來探究生男生女的幾率問題。探究的方法是:全班同學分成8組,甲袋中裝入100粒白色圍棋子,乙袋混合裝入白色、黑色圍棋子各50粒。每次從甲、乙兩袋中分別隨機摸出1粒圍棋子進行組合,并在表格中記錄兩圍棋子的組合情況(一黑一白組合用A表示,兩粒白圍棋組合用B表示)。然后將圍棋分別放回原袋中,搖勻。每個小組組合20次,實驗結果如表:
組別 類別 | 1組 | 2組 | 3組 | 4組 | 5組 | 6組 | 7組 | 8組 |
A(黑白) | 11 | 8 | 9 | 12 | 10 | 7 | 12 | 10 |
B(白白) | 9 | 12 | 11 | 8 | 10 | 13 | 8 | 10 |
(1)乙袋中的棋子模擬的生殖細胞是____,其中特有的性染色體類型是_____。
(2)用來裝圍棋子的袋子應該是_____(填“透明”或“不透明”)的。
(3)白白組合代表的胎兒性別是______。
(4)為了使實驗結果更準確可靠,對以上數據進行求和處理。其數據處理結果是男女比例約為_____,說明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媽媽要移栽幾棵家中的綠植,她說每株植物的根部都要帶一個土團,其主要的原因是
A.防止太陽灼傷植物的幼根
B.保證植物葉片能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
C.保護根毛,可以更好地吸收水分
D.保護根毛,可以更好地吸收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注生物的棲息地、關注生物圈就是關注人類自已的生存。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B.棲息地的破壞或喪失是威脅生物生存的關鍵因素
C.生物圈包括大氣圈的下層、水圈的大部和巖石圈的上層
D.土壤類型、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決定了各種棲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鯽魚做實驗材料,開展探究實驗活動。
(1)鯽魚在游泳時,前進的動力來自_____和軀干部的左右擺動。
(2)輕輕掀起活鯽魚的鰓蓋,發現鰓是鮮紅的,可見其內含有豐富的_____。
(4)鯽魚在水中游泳時口和鰓蓋后緣不停地交替張合,這是魚在進行_____。
(5)與流入鯽魚鰓的水相比較,流出鯽魚鰓的水 ____的濃度減少,_____的濃度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科普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小腸盤繞在人體的腹腔內,全長5-7m,是消化管中最長的一部分。小腸是不同組織按照一定次序有機地結合起來的結構,生理功能表現在小腸的運動、分泌、消化及吸收等方面。如小腸平滑肌各種形式的運動可以完成對食糜的研磨、混合、攪拌等機械性消化,腸腺分泌的腸液與小腸內膽汁、胰液一起完成食糜的化學性消化。
按位置與形態,小腸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三部分,管徑由十二指腸(約3-5cm)向下逐漸變細,至末端回腸管腔僅1.0-1.2cm。十二指腸介于胃與空腸之間,管腔內有一圓形隆起的結構稱為十二指腸大乳頭,是膽總管和胰管的共同開口,膽汁和胰液由此流入小腸。十二指腸大乳頭附近有一壺瓣,可以關閉膽總管或胰管,引起相應疾病。
小腸的結構特點為小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小腸的管壁有環形皺襞,粘膜上有許多小腸絨毛,其根部有腸腺。環形皺襞從距幽門約5cm處開始出現,在十二指腸末段和空腸前段極其發達,向下逐漸減少和變矮,至腸中段以下基本消失。小腸絨毛是由單層絨毛上皮細胞構成的,細胞的游離面有許多朝向腸腔的細小突起,能增加細胞的表面積,以十二指腸和空腸前段最發達。腸腺是小腸粘膜中的微小腺體,分泌腸液,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質、脂肪的酶。
小腸粘膜中有一種未分化細胞,位于小腸腺下半部,細胞不斷增殖、分化、向上遷移,以補充受損、死亡和脫落的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和其它腸腺細胞。
(1)在構成人體的系統中,小腸屬于______系統。小腸依靠______組織的運動完成食糜的機械消化,依靠腸液、膽汁、胰液完成對食糜的______性消化。
(2)小腸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三部分,來自胃的食糜首先進入小腸的______部分并與消化液混合。如果十二指腸大乳頭處發生堵塞,______不能進入腸道,將造成消化功能障礙。
(3)依據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空腸與回腸二者相比,吸收功能更強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4)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死亡脫落后,由小腸粘膜中的______細胞分裂、分化進行補充更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