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饅頭是比較常見的食品,其制作過程可以簡單為和面→發酵→搓條→切塊→水蒸等幾個步驟,下面是與饅頭制作過程有關的描述,請回答下列問題。
(1)和面的過程中,放入干酵母相當于培養細菌和真菌的______過程。
(2)生面團經過酵母菌發酵后,其中有機物含量會______ 。
(3)蒸熟的饅頭暄軟多孔,這些孔是酵母菌分解有機物產生__________ 造成的。
(4)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饅頭放久了,表面生出的青灰色“斑”是________。
(5)將饅頭放入冰箱中,可以延長保存時間,是因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接種 減少 二氧化碳 菌落 低溫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
【解析】
(1)細菌、真菌的培養步驟:配制培養基→高溫滅菌→冷卻后接種→恒溫培養。(2)制饅頭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發酵技術在食品的制造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據此答題。
(1)細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水分、適宜的溫度、還有有機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營養物質的培養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瓊脂熬制,然后把培養基和所有用具進行高溫滅菌,以防雜菌對實驗的干擾,為防止高溫殺死細菌、真菌,要等冷卻后,在進行接種,接種后放在溫暖的地方進行恒溫培養。注意:定期觀察并詳細記錄實驗現象。干酵母內含有酵母菌,放入干酵母,是把酵母菌混合到面粉內,相當于培養細菌和真菌的接種。
(2)(3)做饅頭或面包時,經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經過發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遇熱膨脹而形成小孔,使得饅頭或面包暄軟多孔。可見生面團經過酵母菌發酵后,其中有機物含量的變化是減少。
(4)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饅頭放久了,表面生出的青灰色“斑”是菌落。
(5)將饅頭放入冰箱中,可以延長保存時間,低溫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回答蜜蜂群體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1)蜜蜂蜂群內有蜂王、工蜂、雄蜂3種蜂,它們分工明確,相依為命,這體現出蜜蜂的________行為。
(2)工蜂經常采食花蜜,它們的運動方式主要是________,從行為獲得的途徑來看這是________行為,這種行為是受體內的_________所控制的。
(3)當遇到敵害時,工蜂會群起護巢,與敵人戰斗,從功能上看這是_________行為。
(4)動物復雜多樣的行為,使動物能更好地適應環境的變化,提高了動物存活和_________的機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區別
反射種類 | 形成 | 刺激 | 神經聯系 | 反射弧的神經中樞部位 | 適應范圍 |
非條件反射 | ________ | 直接具體 | 永久 | 多在低級中樞部位 | 固定不變 的環境 |
條件反射 | ________ | 間接信號 | 暫時的 | 主要是大腦皮層 | 多變的環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是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國家之一,入侵物種達到529種。遂寧境內的河流中就有被喻為“紫色惡魔”的鳳眼蓮,俗稱“水葫蘆”,以及嚴重影響水稻生長的福壽螺。這些外來有害生物流入我國境內,可能出現的結果是( )
①引起傳染病流行傳播 ②豐富當地生物多樣性 ③威脅當地生物多樣性④破壞當地生態系統 ⑤增加當地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A. ①②⑤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不屬于共生現象的是( )
A. 地衣中的真菌和藻類 B. 人體腸道大腸桿菌制造維生素
C. 生活在牛胃中幫助消化的菌類和牛 D. 生活在人的小腸中蛔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中,摘取實驗用的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目的是
A. 消耗葉片中的有機物 B. 使葉綠素溶解
C. 進行對照 D. 檢驗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生物的分類,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 被子植物以其生殖器官作為主要分類依據
B. 無種子高等植物以其細胞形態作為主要分類依據
C. 微生物必須根據其形態結構以及某些生理特征作為分類依據
D. 動物的分類只需要比較外部形態特征,不需要比較內部構造和生理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08年發生的“5.12汶川地震”對臥龍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部分大熊貓及時遷移到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進行喂養,這一措施屬于
A. 就地保護 B. 屬地保護 C. 易地保護 D. 人為保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