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能量在沿著食物鏈流動的過程中是逐級遞減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夠流入下一個營養級.
(2)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
(3)食物鏈反映的是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所以食物鏈中不應該出現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
(4)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5)在生態系統中,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級別的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 解:(1)在生態系統中只有綠色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陽能.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并儲存能量,同時釋放出氧氣,有機物中儲存著來自陽光的能量.因此,“該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根本來源是太陽能.能量流動的起點是草(綠色植物).
(2)圖中草是生產者、各種動物是消費者,因此圖中未表示出的生物部分是分解者.
(3)圖中食物鏈有:草→兔→狐、草→兔→貓頭鷹、草→鼠→狐、草→鼠→貓頭鷹、草→鼠→蛇→貓頭鷹、草→食草昆蟲→吃蟲的鳥→貓頭鷹、草→食草昆蟲→蜘蛛→吃蟲的鳥→貓頭鷹、草→食草昆蟲→蜘蛛→青蛙→蛇→貓頭鷹、草→食草昆蟲→青蛙→蛇→貓頭鷹.因此圖中共有9條食物鏈;營養級越多,食物鏈越長,圖中最長的那條食物鏈是:草→食草昆蟲→蜘蛛→青蛙→蛇→貓頭鷹.
(4)在“草→鼠→貓頭鷹”中貓頭鷹是第3營養級,在“草→鼠→蛇→貓頭鷹”和“草→食草昆蟲→吃蟲的鳥→貓頭鷹”中貓頭鷹是第4營養級,在“草→食草昆蟲→蜘蛛→吃蟲的鳥→貓頭鷹”和“草→食草昆蟲→青蛙→蛇→貓頭鷹”中貓頭鷹是第5營養級,在“草→食草昆蟲→蜘蛛→青蛙→蛇→貓頭鷹”中貓頭鷹是第6營養級.因此“從生態系統的營養級別看”,貓頭鷹同時占有4個營養級.
(5)貓頭鷹吃蛇是為了獲取食物,因此屬于捕食關系;貓頭鷹和蛇都吃鼠,二者相互爭奪食物,因此貓頭鷹和蛇還有競爭關系.所以在此生態系統中蛇和貓頭鷹的關系是捕食、競爭關系.
(6)“該生態系統中,在沒有人類干擾的情況下,蛇和食蟲鳥的數量能夠保持相對穩定”,這是通過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來實現的.“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則在短時間內對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是:蜘蛛和食草昆蟲的數量將迅速增加.
(7)食物鏈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營養級,因此“在草→兔→狐這條食物鏈中,狐要獲得10千焦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提供的能量═10÷20%÷20%═250(千焦)的能量.
有毒物質沿食物鏈流動逐級積累,營養級越低有毒物質積累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積累越多.在食物鏈中營養級最高的是貓頭鷹,所以“若該區域受到某種重金屬污染”,一段時間后體內積存該物質最多的生物是貓頭鷹.這是一種生物富集現象.
(8)處在第四營養級的生物有貓頭鷹和蛇.
故答案為:(1)太陽能;草
(2)分解者;
(3)9;草→食草昆蟲→蜘蛛→青蛙→蛇→貓頭鷹;
(4)4;
(5)捕食、競爭;
(6)自動調節能力;增加;
(7)250;貓頭鷹;生物富集;
(8)貓頭鷹和蛇.
點評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能量流動的特點、生態系統的組成、食物鏈的概念、生物富集的特點以及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動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這對植物的生長和繁殖總是不利的 | |
B. | 沒有動物,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就無法進行 | |
C. | 如果地球上蜜蜂消失了,地球上便不再有繁茂的植物,因為蜜蜂可以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 | |
D. | 人為大量捕殺某種動物,或者隨意引進某種動物,都會影響生態系統的平衡狀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生物種類 | A | B | C | D | E |
農藥含量 | 0.1 | 0.9 | 0.0001 | 0.05 | 0.01 |
A. | A | B. | B | C. | C | D. | 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試管 | 加入物質 | 控制條件 | 檢驗方法 |
1號 | 淀粉糊+2mL唾液 | 37℃水浴10分鐘 | 加兩滴碘液 |
2號 | 淀粉糊+2mL清水 | 37℃水浴10分鐘 | 加兩滴碘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