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種類 | 部分成分含量(克/100mL) | ||
葡萄糖 | 尿素 | 蛋白質 | |
X | 0.10 | 0.03 | 0.03 |
Y | 0.00 | 1.80 | 0.00 |
Z | 0.10 | 0.03 | 8.00 |
分析 觀圖可知:a表示營養物質的吸收、A表示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B表示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I表示腎小體、II表示腎小管,據此解答.
解答 解:(1)圖中a為從消化道進入血液循環屬于吸收,尿的形成過程包括A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B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分別對應圖示中的A、B兩處;
(2)營養物質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可經血液循環送到身體各處,被吸收的營養物質進入血液循環后,經下腔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身體各處.因此被吸收的營養物質需兩次經過心臟才能到達組織細胞;
(3)一種氣體總是會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肺泡內剛吸入的氣體中氧氣含量高于血液中氧氣含量,二氧化碳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肺泡內的氧氣擴散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從而實現了肺泡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血液由靜脈血變為動脈血;所以圖中肺泡和血液間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實現的;人在呼吸時,空氣中的氧氣與血紅蛋白結合,要通過肺泡壁,毛細血管壁各兩層細胞膜,進入血液,再通過紅細胞膜與血紅蛋白結合,共穿過了五層細胞膜與血紅蛋白結合.隨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氧氣再依次穿過1層紅細胞的細胞膜、2層毛細血管壁的細胞膜、1層組織細胞的細胞膜,總共9層細胞膜,才能到達組織細胞內;
(4)A表示腎小球和腎小囊內壁的濾過作用,醫生在對某病人進行尿檢時發現了紅細胞,說明可能是腎小球的過濾作用發生了病變,通透性增大.蛋白質和血細胞進入了原尿.而腎小管又不重吸收蛋白質和血細胞,故醫生在對某病人進行尿檢時發現了紅細胞,若該病人患有腎病,則可能是圖中A(填字母)過程異常所致;
(5)尿的形成主要包括兩個連續的生理過程:I腎小球的過濾作用和II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了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質(如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過濾到腎小囊的腔內,形成原尿;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其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被腎小管壁的上皮細胞重吸收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沒有被重吸收的物質如一部分水、無機鹽和尿素等則形成了尿液;從表格中分析,樣品Y沒有葡萄糖和蛋白質,可以判斷出樣品Y是尿液,而樣品X和Z都有葡萄糖,但樣品Z蛋白質的含量較多,所以樣品X是原尿;故X液體取自圖中I所示部位.
故答案為:
(1)吸收;過濾;重吸收;
(2)2;
(3)氣體擴散作用; 9;
(4)A;
(5)I.
點評 此題是綜合性較強的題目,需要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過程,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血液的循環途徑等知識,難度較大.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控制傳染源 | B. | 保護易感人群 | C. | 切斷傳播途徑 | D. | 接種疫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食物 | 糖類 | 脂肪 | 蛋白質 | 維生素C | 維生素D |
A | 5.0 | 3.5 | 19.3 | … | 22.6 |
B | … | 12 | … | 1 | 2.0 |
C | 56 | 10 | 12 | 15 | 1 |
D | 59 | 0.1 | 2.5 | 20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生物的變異都是可以遺傳的 | |
B. | 引起變異的原因都是因為遺傳物質的改變 | |
C. | 變異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 | |
D. | 沒有變異就沒有新品種的產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青春期身體的變化與性激素有關 | B. | 鼓膜傳遞聲波并產生神經沖動 | ||
C. | 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 D. | 輸尿管的主要功能是排出尿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